心理测量者:无罪辩护 OR5-EP3:围剿(8)(2 / 4)

飞机刚在金边落地,麦克尼尔和伯顿就离开了机场,乘车向着农村奔去。有关农业学术会议的广告和海报铺天盖地一般席卷而来,不给他们片刻喘息之机。太多的土地在战争中受到污染或是成为了荒地,东盟必须找到养活它的公民的办法。兴亚会推动的重新分配土地的计划只是其中之一,更换更加高产的农作物则被视为一种在不引发严重内部冲突的情况下缓解危机的好方法。

在城郊的一个农庄里,他们找到了先期抵达的桑松。

“你们见到伊德里斯沙阿了吗?”和当地人打扮得没什么区别的桑松不等他们回答,又径直问起了伊德里斯沙阿的态度,“我知道他一直想要打破身上的枷锁……他怎么看待西比拉系统呢?”

“苏丹陛下说,他愿意支持西比拉系统在东盟的推行和应用,因为这在他看来代表了一种……。”麦克尼尔字斟句酌地把伊德里斯沙阿当时对他所说的话用较为委婉的语气复述了出来。

乔贝托·桑松名义上是东盟国家宪兵司令官,实则为韩处安的救火队长。他不仅需要持续为兴亚会撰写理论指导文件,还要帮助兴亚会打击阻碍兴亚会对东盟实施全面革新的各种对手。这不,他在中南半岛北方的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韩处安又要求他代替新加坡方面监督即将在柬埔寨召开的这场大会。虽然兴亚会欢迎伊德里斯沙阿以此表示忠诚,不少东盟军将领却坚持认为参会人员中有大量潜在的反对派,这让韩处安左右为难。

“平等……?”桑松那很少露出笑容的脸上逐渐凝结出了哭笑不得的难看苦笑,“他的嘴里竟然也会出这个词。”

实际上,桑松对伊德里斯沙阿产生这种态度的真实原因丝毫不感兴趣,他只是从麦克尼尔这里获悉伊德里斯沙阿不仅不会成为西比拉系统的反对者,反而会坚定地成为他的潜在盟友,这就足够了。然而,于1月28日当天伊德里斯沙阿举办的名为庆祝兴亚会掌权一周年的宴会上亲耳听得喝了大量的伊德里斯沙阿在半醉半醒间说出了这些话的麦克尼尔的心情并不轻松,桑松的提问仿佛把他的思绪带回了那个充斥着虚假面具的宴会上。

用伊德里斯的话来说,西比拉系统既然不是根据犯罪事实而是根据大量犯罪案例分析出的规律来判断谁是潜在的罪犯,那么人类历史上曾经无数次出现过的依靠非法手段崭露头角的大人物将在未来永远销声匿迹。这位拥有4个妻子的苏丹对麦克尼尔说道,他本人和他所有的家人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西比拉系统判定为潜在罪犯从而身败名裂。

“……我以前鄙夷那些不思进取的普通公民,现在看来,他们的生活是何等幸福啊。”胖乎乎的醉猫如是说着。

桑松也会有类似的想法吗?麦克尼尔陆续读过桑松的许多作品,他不认为桑松只是为了讨好日本人并获得支援才会大力支持西比拉系统的推广——作为兴亚会的理论大师,桑松清醒地看到了东盟内部存在的诸多弊病,并认为韩处安做的还是不够多。世上会有人支持一个很可能埋葬自己的概念吗?乔贝托·桑松是否会愿意看到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有朝一日被西比拉系统判定为罪犯呢?

休整片刻后,桑松决定动身前去寻找他们必须保护的一名农业专家。正如麦克尼尔所了解到的那样,东盟有许多专家躲藏在偏僻地区的研究设施或是农村中,有些学者甚至为了获得研究资金、素材和设备而转职当了军阀。把这些各行其是的专业人士召集到一起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兴亚会没有主动出面而是默许了伊德里斯沙阿代替他们组织大会的原因之一。一个,一个放弃了对一切外界事务的干涉而只想着享乐的富翁,也许能够降低专家们的警惕性。

此处的农庄和麦克尼尔在中南半岛北方地区见到的农村风貌截然不同。农民们穿着较为干净整洁的衣服,使用着从兴亚会的相关机构或指定企业中贷款购买来的大型机械做着农活。麦克尼尔甚至还在一处水田中看到了使用水上飞机播撒农药的场景,那和博尚此前在胡坦班达进行的调查内容相差无几。要不是博尚遇袭并重伤,麦克尼尔几乎可以想见他必然利用伊德里斯沙阿的委托和团队职务之便在柬埔寨建立一个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

“北方的农民一定会说这里是天堂。”伯顿喟然长叹,“只要从北方找几个村民代表,让他们看到这些实验田的实际情况,推广新型农业的民间阻力就会骤然减少。”

“所以,我直到现在也无法理解阻力的来源。”麦克尼尔一不小心踩到了泥塘里,他晦气地跺着脚,把鞋底上的污泥粘在干燥的土路上,“兴亚会提出了新的农业生产计划,实验田的效果也不错,那么公民们理应也会支持。即便有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将反对意见化为行动的方法……”

当麦克尼尔一直强调他找不出反对意见的来源时,桑松的脸颊抽动了几下,他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不料,在接下来的闲聊中,麦克尼尔又多次提到了同一个观点。他甚至直言不讳地对桑松说,既然桑松那么激进地希望推动更为彻底的革新,就应当在这件事上敦促兴亚会表现得果断一些而非犹豫不决。

“麦克尼尔,有些话本来不该对你们说。”桑松终于忍不住了,他停下了脚步,站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身旁都是戴着斗笠劳作的农民,而桑松也像他们那样在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你们跟我工作了快一年,这份忠诚我看在眼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