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朝堂上动不得心思,那谢大娘便把心机全放在办慈幼局上面了。别看李清都日日在玄都观里帮忙了,不过这小子纯粹是添乱的多,而京城的慈幼局,却比江宁的规模要大得多了。虽然咱大宋的都城在汴梁,可不管是京东路还是京西路,要论富庶。却比江南要差得远了,因此民间溺婴的数量也比这边多。
甘十三娘也的确能干麻利,心思也灵巧,可毕竟见的世面不一样,首先这江宁这大官就不象京城里满街跑,因此要论见识,就比谢大娘差远了,就拿这卫生巾的事情来说,谢大娘一收到样品,连试都不用试,就知道这玩意在咱大宋肯定有前途,谁家没女人?
见识多,办事地气魄就大,既然信中都说李清弄这东西还就是给秦楼楚馆的姑娘们谋个出路,除了京城地各大楼馆,谢大娘还招来了西京、辅京、南京以及京东路大一点城市里数得上的楼馆一起商议,无需讨论这进项归谁,反正是李清李三郎为姑娘们的好心思罢,既然平添了做卫生巾的收益,其他地方的楼馆又岂能不领情?何况还是个得名声的好事,因此,这秦楼楚馆姑娘们办的慈幼局也都遍地开花了。
京城的慈幼局便是由秦时楼挑头了,不过没办在京城里面,而是在郊外找了片地方,离水云庄不远,人家开封府也开明的很,并不认为到时候姑娘们开的慈幼局比官府办得要好就是掉脸面,人家做善事难道都不给么?那片地还是官地,干脆开封府连地价都没收了。
谢大娘忙啊,反正秦时楼现在生意惨淡,官员三年不给听乐,又在天子脚下,别说挂着职差地正经官儿不敢上楼来听乐,就是那些贵介公子们,又有几个不是戴着什么郎啊,使的名义官,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来,于是谢大娘干脆便叫月娘帮着料理秦时楼的大小事务,自己专心打理慈幼局,还要经常接待别地地方来取经的姐妹。
说实在话,那卫生巾不过才刚开始做,要论进益都还谈不上,可京城的慈幼局就比江宁地规模大多了,而且效果也要好,收的小儿都过千数了,你想想一千多张嗷嗷叫的小嘴,有多少事情等着忙呢。
秦时楼现在也没多少进项,幸好李清被赶出了京城,可水云庄却是不尴不尬的很,都不知道算谁的,因此谢大娘一狠心,反正管事的还是柳七和张管家,干脆把庄里的钱都拿出来使唤,这次到江宁,还正好给李清解释一番。
这么做可全是为了李清,不就是因为名声不好才被赶出京城的么?咱实实在在的做个大善事,到时候把名声传扬开来,再托哪个官儿到朝堂上一提,兴许就这么顺水推舟的让三郎回京城了。
要说谢大娘这心机是没得说的,放在后世绝对是商界女强人,李清那水平要差十万八千里了,这不收到第二批做好的卫生巾,人家谢大娘可聪明,眼睛才不盯在眼前利益上,不要说宫里
|都让姑娘们上门去送,不收钱,只是言语间透露秦楼楚馆办了个慈幼局,夫人娘子的要是有空,便去看看捧个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