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集《本》(2 / 4)

瑜伽菩萨戒 妙音0 10846 字 14天前

我们对于有恩的众生,「不知恩惠、不了恩惠」,内心反而怀有嫌恨之心,怀有嫌弃怨恨之心,这个有恩惠的众生可能有一些过失出现,我们对他产生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我们对于这样一个有恩众生这种现前的因缘,不能够随顺自己的能力来加以报答,身为一个菩萨,这样子就犯到菩萨戒,违背我们的菩提心,对菩提心就产生了一种伤害的力量,所以这个是结罪。

壬二、非染违犯

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现酬报,非染违犯。

我们对有恩的众生,内心实在是有感恩心,而且我们也一直的把他对我们的恩惠记在心中,但是我们的事务太繁忙,或是有一些特殊的境缘出现,因为懒惰懈怠的关系暂时不加以酬报,这样子是犯到轻的突吉罗罪,这个是因为有事缘的障碍,一方面加上个人的懒惰懈怠所造成,不是怀着嫌恨心,所以是轻的突吉罗罪。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违犯。

这一条戒的开缘有三种情况:第一个「勤加功用」,就是说你现在在佛法的解行二门做一些加功用行,比如说你在研究佛法的闻思修、或者你在做一个拜忏、或者打佛七的加行,你这样子的一种一心行道,虽然是有恩的有情众生现前,但是你在用功一心行道,实在没有空闲的时间,不加以酬报这是开缘的情况,因为尊重法的缘故;

「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我们不加以酬报是一种对治,希望这样子的因缘能够让对方产生反省,产生灭恶生善对治的功能;

「若欲报恩而彼不受」,就是说对方是一个少欲知足的众生,如果我们加以回报反而使令他身心不自在,对方不会接受的,这样子反而造成对方的困扰,所以这样子的情况皆无违犯。

以上三种因缘出现的时候,我们对有恩的众生能够暂时不加以回报。这条戒的重点就是要培养我们对众生的感恩之心。

我们在行菩萨道,最为根本的当然是菩提心,菩提心最大的伤害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私心,自私的心理,这种自私的心理是最严重伤害菩提心的。

菩提心的成就当然有一定的次第,我们要生起菩提心有两个方便:第一个就是要修宽恕跟包容,宽恕跟包容是面对有过失的众生,就是说众生在身口意有一些过失出现的时候,我们自己见闻觉知以后要宽恕包容,你不能生嫌恨心、或者是生起弃舍的心理,嫌弃或者是怨恨之心,这种心生起的时候你要生起菩提心就有困难,如果你对众生的缺点都不可能包容,你不可能生菩提心,不可能,你最多的生命只是到二乘的涅槃,你就通不过去了,这一个障碍你通不过去,所以在修菩提心的第一个方便是修宽恕跟包容;

而第二个方便就是修感恩心,因为你有感恩心,你才会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这个感恩心基本上是修菩提心的一个前方便。当然感恩的生起,第一个先对有恩的众生,再对中庸的众生,再对怨家的众生,如果我们对有恩的众生都不能生感恩心,那你不可能对于中庸乃至于怨家生感恩心,那你的大悲心就不能生起。

我个人的修行经验,我们讲观照力,有时候我们自己用功的时候、或回光返照,静坐常思己过,就是说我自己的经验,我们这一念心去跟众生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有时候我自己也会生起刻薄寡恩之心,只看到众生的缺点,众生对我们的恩惠我们都看不到,有时候我的内心也会看到众生对我的恩惠生感恩心。但是我自己在检查我的内心的时候,我发觉这两个心的相貌是不同、不同,有所不同,这个因缘会有不同。

就是说当我的心生起刻薄寡恩的心的时候,我发觉我的心是躁动不安、躁动不安,躁动不安就是从无明发动出来的,就知道它的根源是无明,它的根本是无明发动出来的,换句话说这样的造作对我的生命是伤害的。

反过来说当我生起感恩心的时候,我也会去观照我这个心的相貌是寂静安乐的,所以它的根源是从真如发动出来的,对我生命是增上的。所以我们其实很多的观心,你的心态出现的时候,你很容易知道它是功德相、或过失相,就是你看它的相貌是扰动不安的,或者是寂静安稳的。

这一条戒当然所对治的就是我们一种刻薄寡恩的心情,因为你刻薄寡恩,你不能生起广大平等慈悲的胸量,你就不能去成就所谓的摄众生戒,摄受众生的大悲心生不起来,当然你的菩提心也就生不起来,这个就是佛陀制戒的目的。

庚二、不慰忧恼戒

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前面的所缘境是有恩的众生;这个地方是内心有忧恼的众生,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壬一、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多生愁恼,怀嫌恨心,不往开解,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萨,他见诸有情,见包括见闻觉知,这个有情众生内心当中堕落到三种难处:第一个是财宝,当然财物的获得是不容易,你要很多的辛劳积聚,但是积聚了以后,在恶因缘出现的时候这个财物失掉了;或者是眷属,有恩爱的眷属失掉了;第三个是禄位,就是你有尊贵的地位,后来恶因缘出现,这个尊贵的地位也失掉了。

珍宝、眷属跟禄位这三个都是我们凡夫所好乐的境界,失掉以后,我们内心当中就多生愁恼,我们内心就走不过去了、走不出来了,从这个障碍境界里面,又一直活在过去的回忆,心不甘、情不愿,就在这个境界里面不断在那个地方思惟、攀缘、缠绕,就走不过去了,这样就对我们产生障碍了。

菩萨这个时候知道有情众生内心出现了这种忧愁苦恼的障碍,菩萨怀着嫌弃怨恨之心,而不以佛法的智慧加以开导,使令他解脱忧恼,这样子菩萨是犯到菩萨戒法,因为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现在有苦恼出现了,而我们却不加以开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