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门客向他们建议:“张丞相和陈将军都不是本地人,而李良却是,你们想要获得赵人的支持非常难。只有拥立赵国王室的后裔,并且以匡扶正义之名讨伐叛贼李良,才能发动群众,成就大业。”
张耳和陈馀采纳了这条建议,他们找来赵氏家族的族长,赵国的旧贵族赵歇,请他出任赵王,定都信都(今河北邢台市西南。果然这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当李良军队前来进犯时,由于赵国的新政权有了核心,新立的赵王歇获得了当地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赵国军民上下一心,李良的叛军多次被陈馀击败。
战败的李良退回邯郸,赵国的两股势力陷入到了僵持局面。正当赵国内部鹬蚌相争的时候,那个渔翁出现了。
他正是章邯。
章邯在定陶消灭项梁后,看到赵国正处于内乱之中,他判断这是一个杀入北方的绝佳时机,因此暂且放过了楚和齐,他迅速北上渡过黄河,攻打邯郸。
邯郸在历史上曾经让秦军折戟。早在秦昭襄王时期,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了四十多万士卒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上下一心固守城池。章邯对攻打邯郸的困难性,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而驻守在邯郸城的李良,他此刻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李良的反叛与其说是预谋已久,不如说是一时头脑发热。冲动是魔鬼,现在他终于冷静下来了,李良站在空荡荡的大殿之上,曾经赵王武臣和大臣们在这里被他一夜之间屠戮殆尽。然而奇怪的是,屠杀并没有给李良带来胜利的快感,反而有一种手足无措的失落。新登基的赵王歇获得了百姓们的拥戴,而李良自己却背负骂名,被赵人视为乱臣贼子。
作为叛军,他显然没有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勇气;作为叛军,他显然也没有取胜赵歇的信心,李良再次陷入了前途未卜的迷茫之中。
犹豫之间,李良无意中又扫见了章邯的那封劝降信,它被搁置于案边许久了。李良抽出竹简,仔仔细细阅读起上面的文字,优雅的小篆字体再次浮现于眼前:
“良诚能反赵为秦,赦良罪,贵良。”
李良从小就被父亲灌输军人要精忠报国的思想,然而一心想要光宗耀祖的他却一步一步走向父亲期望的反面。李良先是为秦朝政府服务,作为中下级的军官他本以为出头无望,便加入了反秦的大起义;就在他担任赵国大将军,仕途一帆风顺之际,却冲动地弑杀了赵王武臣。光宗耀祖和精忠报国似乎就像一个事物的两个面,每当李良越想努力实现父亲嘱托的时候,他离父亲的期望却渐行渐远。
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他成了赵国的全民公敌。那封劝降信就像一个督促李良自我实现的预言,这种暗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最终像熊熊烈火一般彻底吞噬了他的良知。
终于,李良下定决心向秦军投降。
章邯兵不血刃地占领邯郸城,为了杜绝后患,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7年十月,章邯将邯郸城墙以及所有建筑彻底拆除,让邯郸城从此再也无法设防。
那时的邯郸城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从三国时期刘劭写的“三都赋”之一的《赵都赋》窥见一斑:
“尔乃都城万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及至暮秋涉冬,朔风烈寒,猛豹鸷攫,鹰隼奋翰。国乃讲武,狩于清源,驾骛冥之骏驳,抗冲天之旌旃。北连昭余,南属滹沱,西盻大陵,东结缭河。然后嵠子放机,戈矛乱发,决班萌鬐,破文额,当手毙僵,应弦倒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