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秦:章邯,王离,李由(2 / 4)

十朝代 寇佛 16898 字 2023-05-19

章邯不是司马欣与董翳,他们可以选择投降,但是章邯不愿意,章邯第一次投降,就害死了2万秦军,这一次再投降,章邯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事发生,他也不了解刘邦,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章邯也无脸活在世上了,整个天下之大,却没有章邯的容身之处,所以章邯只能自杀身亡了。

秦王朝立国之初,国力非常强大,但如此强大的大一统朝代,却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只有短短十数年的寿命,再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厉害的军事人才也挽救不了秦王朝。

面对风起云涌的反秦起义,秦王朝不断派出军事人才率领秦军镇压。其中,大名鼎鼎的章邯可以说是秦王朝末年最厉害的军事人才,他一度被认为是能够拯救秦王朝的最后一员大将。

章邯早年是秦王朝少府,少府是九卿之一,是一个主要负责皇室衣食住行、饮食起居的文职,所以章邯实际上是文官出身。

不过,不要以为章邯是个文弱书生。在先秦时代和秦汉时期,有条件的男子都会学习“君子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所以,那个时代的很多男子不仅满腹经纶,还学习骑射和武艺,甚至精通兵法。章邯虽然是文官出身,但他懂武艺,还善于行军打仗。

秦二世刚继位不久,大大小小反秦起义就一浪接一浪,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虽然秦王朝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压了部分弱小的反秦义军,但因为陈胜吴广、项梁项羽等反秦义军实力强劲,秦军一再战败。

因为朝廷无将可用,而且又不能及时调动镇守北方的3万大军,于是少府章邯献计,主张秦二世赦免骊山附近的刑徒,给每个刑徒都配上兵器,让刑徒临时组成军队镇压反秦义军。秦二世同意了章邯的主张,任命他为统帅,并调回镇守北方的王翦之孙王离作副帅辅助他。

就这样,章邯从文职转变为秦军统帅,带领一支由刑徒组成的秦军讨伐反秦义军,这是他第一次带兵上战场。

章邯第一次带兵上战场,表现就令人震惊不已,他仅仅依靠手下一支由刑徒组成的秦军,先后击败了陈胜吴广、魏咎魏豹等反秦义军,并在定陶之战亲手击杀实力最强劲的项梁,全国的反秦义军,近一半是被章邯带兵消灭。

后来秦王朝派出正规军队增援章邯,号称有4万大军的章邯更令反秦义军闻风丧胆,无人敢正面跟他对抗。

公元前27年(秦二世三年,章邯、王离率军4万进攻巨鹿,各怀鬼胎的反秦义军不敢救援,赵国危在旦夕。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怀着国仇家恨的项羽只率领三万子弟兵,与章邯、王离的4万大军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的结果众所周知,项羽的三万子弟兵大获全胜,斩杀了2万秦军,生擒并处死了王离(王离的祖父王翦斩杀了项羽的祖父项燕,章邯带着剩下的2万残兵败将溃逃(章邯斩杀了项羽的叔父项梁。

因为巨鹿之战的失败,章邯害怕遭到赵高的迫害,于是在部下的劝说下带着2万秦军归降项羽。章邯在秦国危难之际(周文已经率领数十万大军抵达戏水,威逼咸阳劝秦二世释放骊山七十万刑徒,让他们拿起武器反抗起义军。在秦国正规军的率领下,这批新生的秦国军队很快就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章邯先后击败了周文和项梁部队,开创了“楚地兵不足忧”的局面。

随后,章邯及王离、涉间等人北上救赵,对巨鹿城形成了包围之势,致使率领数万大军驻扎在巨鹿城北的陈馀都不敢出兵救援。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取得楚军指挥权的青年项羽以锐不可当之势,以破釜沉舟之勇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

但是项羽所取得的胜利是局部的,他取得了“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的战绩,沉重打击了士气高涨的秦军,但是却未能与章邯所率领的秦军主力作战。所以,在巨鹿之战后“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

此时的章邯依然在军队数量和地理区位上占据绝对的优势,项羽虽然“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并且在随后的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却未对章邯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如果章邯与项羽真的在此时举行决战,其胜负是不可断言的。

占据优势的章邯主动与项羽议和

正在此时,“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感觉到压力,但是又想坚持自己的策略——此时秦军有甬道保证粮草的供给,而项羽则是孤军深入,补给正是他最大的问题。所以,章邯派长史欣前往咸阳给秦二世汇报战况,但遭到了赵高的阻挠。这让章邯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秦朝的信任,内部的长史欣和外部的陈馀都开始劝章邯投降:

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长史欣夫将军居外久,多内卻,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鈇质,妻子为僇乎?——陈馀

这些话都说到了章邯心里——此时确实没有再给秦国卖命的机会了!

所以章邯先后两次主动提出要与项羽部队“约和”: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

而此时项羽也终于因为粮草不济而答应了议和,双方最终在“洹水南殷虚上”会盟,章邯从此不再是项羽的敌人,反而倒戈相向“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为履行和议的条款,此时尚未被封为诸侯王的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章邯的有条件投降极大地打击了秦国的有生力量,并扩大了起义军的实力,极大推动了灭秦战争的进度。

所以,章邯的投降并不是因为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也不是因为章邯的军事实力明显弱于项羽,他投降的真实原因是此时的秦朝已经不值得他去效忠了。其次,章邯的投降是有条件投降,这也正是章邯于项羽有杀叔之仇,而项羽不但不报却还把章邯封王的重要原因。章邯的归降,秦王朝已经无法组建像样的军队,很快就灭亡了。

后来项羽分封天下,封章邯为雍王。

楚汉战争第一年,刘邦在韩信的辅助下击败了章邯。第二年,韩信再次击败章邯,把章邯逼入绝境。韩信向章邯承诺,只要章邯肯归降刘邦,绝不会为难章邯。

不过章邯对以三万子弟兵击败自己4万大军的项羽忠心耿耿,他对韩信说:“我若投降,天下人岂不耻笑我为了活命侍奉三主(秦二世、项羽、刘邦?今日我就算死,也不会向你这个胯夫投降!”

说完这句话,章邯立刻拔剑自杀。一代名将章邯,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王离,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人,秦朝后期著名将领,武成侯王翦之孙、通武侯王贲之子。王离受封武城侯,承继父任为上将军,率兵戍边备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与章邯一起统率秦兵与起义军作战。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被俘,正史去向不明,野史多传被项羽所杀。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廉颇、李牧一起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是白起之后秦国最杰出的将领,同时也是秦始皇灭亡东方六国、统一天下功劳最大的将领,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一起灭亡了东方六国中的五个国家,除了韩国之外,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五个诸侯国都是王翦父子联合灭亡的。

说王翦父子是秦国最著名、功劳最大的名将世家也不为过,王翦父子无论是名声,还是战绩,都远超蒙骜、蒙武父子,王翦父子是秦国排名第一的武将世家,王离就是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

作为出身将门的王离,少不了受到家族的熏陶,学习各种军事思想与谋略,同样也因为家族出身,王离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进入仕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王离的爷爷王翦就隐退了,告老还乡了,王离的父亲王贲没过多久也应该退休了,就只剩下王离在秦军中任职。

王离也许是参与了部分战争,因为他被封为成武侯,秦朝是军功爵位制,同时因为王翦的爵位也是成武侯,也有可能这个爵位是王翦传下来的,而王离的父亲王贲是通武侯,显然王贲没继承王翦的爵位,而是王离继承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