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秦:李冰,李二郎,向寿(1 / 4)

十朝代 寇佛 9690 字 2023-05-19

李冰,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任职蜀郡太守期间,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他在修完都江堰后,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后病逝于此,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之上。被后人尊为川主。

李冰,秦国蜀地郡守,他是继司马错、张若之后的第三任蜀郡守。虽然后世对李冰的评价相当之高,他造福于民的丰功伟绩万世不朽,但从当时的影响来看,李冰显然不算个什么特别的人物,史书上竟没有他的什么记载,不说简单的身世乡里,生平事迹了,甚至连生卒年代也只字全无,我们只能从一些地方志和民间传说中,对李冰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

在正史中,对先秦历史最权威的《史记·河渠书》中仅记有:“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而对如何建,是谁主持建这些重要之信息,也只记下这位创建都江堰丰功伟迹的水利专家和地方官是“蜀守冰”,既没有写他姓什么,也没有说他是如何实施的。这位水利专家的姓,是后来班固的《汉书》才补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知道李冰的名字。

从目前的史料看,李冰是秦昭王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被任命为蜀郡守的。到任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但到了灌县附近后,因地势平缓,于是横冲直闯地冲决堤岸,泛滥成灾,并且从上游挟带而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因此,李冰到任不久,便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当李冰为蜀郡守之时,蜀地大局已定,所以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便成了李冰要做的头等大事。李冰在蜀任职长达十余年,是一位“能知天文地理”的奇才,涉及经济建设诸如水利、交通、盐业等许多领域都有非凡的建树,特别是水利建设更是功绩卓著。

我国山水众多,各有不同,成都地区的山水文化可见一斑。都江堰作为成都平原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从开始至今已经运作两千年,造福不少后人。

美丽的都江堰水文治理向来是我国的重点难题,以黄河河道变化、气候影响都会不断影响水利工程后续维护,因此难以长存。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1]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沫水之害:从都江堰的水文地理来看,岷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河口每秒的平均流量在28立方左右,年径流量是黄河道一倍多。流经地区包括汶川、成都、眉山、乐山、双流等多处地方,该地水文以都江堰为上游,是当地的主要水源。

李冰治水:周朝灭亡后,秦孝文王派李冰作为蜀郡太守。公元前256年左右,为“辟沫水之害”,出于改善河流的航运和灌溉利益方面的考虑。李冰征调民工,在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枢纽位于岷江中部,该地位于岷江山谷河道进入成都冲积平原的位置,这里刚好也是成都扇形冲积平原的顶点。以此作为分水引流的最高点,可以很好地保证灌区的分流灌溉。

都江堰工程原理基本的思路方案有了,接下来就是进行动工。都江堰水利枢纽主要在三个地方,“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工明确,配置合,使得都江堰长盛不衰。先来看看鱼嘴部分,该处位于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两条,由于形似鱼的嘴部,因此取名为鱼嘴。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行洪,内江位处东边,是人工引水的总干渠。

内江位置的取水口宽15米,外江取水口宽13米,该处利用地形优势把江水按照鱼嘴的分水比例进行分流。春季时,水量小,四成江水流入内江,六成江水流入内江,以此保证春耕。进入春夏阶段,雨季江水较多,水位高过鱼嘴,六成水被分流出外江,四成水流入内江,以此保护灌溉地区。

都江堰鱼嘴分水原理:由此可见,鱼嘴决定了内外江的分流比例,是整个都江堰水利的关键部分。另外这种四六分法也被人们称作“分四六,平潦旱”。鱼嘴外缘部分的内、外金刚堤起到一个联合作用,使得鱼嘴能够稳定地保证分流。其工作原理为,鱼嘴弯道水线的运动规律得到满足,弯道中的水流水多走直,水少走弯。而鱼嘴位置便是在丰枯水期水流中泓线偏转的临界点,丰水期中泓线指向外江,因此6成的水便能流入外江。

“分四六,平潦旱”进入枯水期,中泓线指向内江,这时近6成的水流入内河道。在此之间,弯道水流里的泥沙还具有一种运动规律。鱼嘴所在的外江位置,刚好处于弯道的凸起位置,上游水流挟带的泥沙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被带进凸岸部分的外江,这使得泥沙量少的水流入凹岸处的内河部分。

杩槎:另外,人们在水文运作的关键时期还会进行额外的人为干预,制作杩槎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通过三根相互捆绑的木桩制成一个三角支架,在需要施工的位置放置杩槎并连接,同时每个杩槎里面还会放置卵石笼,以此保证杩槎的稳固性。这样一来拦水截流的临时调节方案便可以很好地进行一种人为控制。一般这种方式在春季流水较少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种方法,以此增大内河的水流供给。不过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被永久性水闸取代,灵活性和时间上面更加稳妥。

都江堰水利枢纽:目前的鱼嘴由条石浆砌、混凝土筑成,堤坝位置一直向下游延伸,完成金刚堤的修筑。历史上的鱼嘴位置有过多次变化,但影响都不是很大,上游位置的百丈堤连同整个鱼嘴位置共同协调,帮助泄洪、排沙以及水量调节。来到飞沙堰,这里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中段部分,最主要的作用是排沙。

飞沙堰:因地制宜,相辅相成该处于唐高宗龙朔年间,大约在公元663年建成。这是内江泄洪排沙的主要通道。飞沙堰取自金刚堤下段的一处缺口,位于虎头岩对岸,堰顶高过河床2米。它可以把超出灌溉区水量的水排出至外江,保障平原不会受到洪涝作用的影响。弯道环流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凹岸水位高,水深压力大。在这种压力作用下,凹岸底部的水流流向凸岸,形成了弯道环流。

这种环流形成的强大作用力能够将大量砂石“甩”出至外江,避免内河於塞。另外,飞沙堰的低作堰原则使得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的内江水漫过堰顶流入外江。如果遭遇大型水涝,堰体会自行溃解,让水流重回岷江正流。

“宝瓶口上宽下窄”最后便是宝瓶口部分,这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此处是玉垒山延伸向岷江的山崖山人工开凿的缺口。宝瓶口上宽下窄,底部宽约14米,顶宽28米,高度在18米左右,峡口长36米。入水口宽7米,出水口宽4~5米。整体形状如同瓶子,因此得名宝瓶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