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支配?”
“嗯,你见过羊群的运动吗?”
“就是一头领头羊,然后后面跟着一大群羊在走吗?”
“对。人群也好,社会整体也好,他的运动模式,其实是跟羊群很像的。”
李维克咧了咧嘴。“难怪神职人员也会被称为牧羊人。”
“人群的运动都是由为首的先进行运动,而后,羊群一起,这个过程你会发现,羊群的活动是紧密的,而且有边界的,但是人,这样的边界,理论上来说是没有的。”
“可你又说,这是边界支配?”
“嗯,因为只要这个边界也在不断随之移动,羊群,便不会发现其中的边界。”
叔本华这句话,让李维克心里吃了一惊。因为对方所说的这个模式,跟atom所表达的几乎是一致的。
“那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谈不上支配呢?”他追问到。
叔本华微微一笑。“问题是,羊群,并不总是一起行动。总会有一两只羊他们是希望打破边界的,或是有其他问题,生病了、要死去了或是正在被捕猎。”
“那边界呢?”
“羊虽看不见边界,但是却并不是无限的。等羊群远去,落单,便会被边界所抹杀。”
抹杀?!为什么他要用抹杀这个词
“上帝也是这样做的吗?抹杀”他不安地继续问到。
“噢,你也可以理解为主的审判让某人下地狱,只是你看不见而已,并不代表不存在。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主的最终审判,就是一道无形的边界,它不会干涉你,却是会随着你的作为而移动。”(中间句出自《传道书》
“天堂地狱的道德衡量吗?这不是跟传统支配一样吗?”
叔本华轻轻摇了摇头。“我说了,所谓边界支配,是没有人的参与的,是一种人不可见的支配。摩西也好,耶稣也好,他们都是人的躯体,他们偶然看见了边界,再口述,便成了人的东西,成为了传统支配的一环。因此边界支配它具体到底是什么,只有真的到过边界的人才会明白,在他们口述前,不代表边界就不存在,而他们口述后也不代表边界就更具体了。”
“但是你还没有回答我那现实中,会存在着边界支配吗?”
叔本华思考了一下,又道“你指的,是《妥拉》吗?”
“妥拉?”
“嗯,犹太教的经文。在犹太教里,是没有死后的审判的,信奉妥拉的人认为,神谕即为律法,他们不认为弥赛亚便是耶稣,因为弥赛亚只有在‘救赎’出现时,才会出现,而一旦‘救赎’出现,世间便可以永享太平,在此之前,所有人都需谨遵法律。于是,在他们的眼里,边界支配便与现世中的律法,也就是官僚支配合二为一。”(《妥拉》,圣经旧约的前五卷。弥赛亚,受膏者、救国者的意思。
“可是,你不是说,边界支配应该独立为一种形式吗?他们的做法还是没有脱离‘人’的介入这个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