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福全,快投毛熊吧!(求订阅,求月票)(1 / 4)

1678年2月1日。

康熙十八年正月。

塔什干城中,蒙古大汗爱新觉罗.吴.玄烨驻跸的行宫外头,层层叠叠的都是身形高大,披着各色棉甲的白甲巴牙喇。

如今的白甲兵可不再是当年武艺稀松,只知道混事儿的侍卫亲军,而是康熙参考了大清入关前的老规矩,从“合众大清”的八旗各佐领当中精选出来的最能打的马甲武士!虽然总数只有一千,但个个都是武艺超群的猛男,往这儿一站,就显出气势惊人了。

在这一次的“四国联合西征”当中,康麻子的这一千白甲巴牙喇兵组成了一个骑兵营,编入了大清西征军,在西征途中,他们和噶尔丹麾下由阿努可敦亲领的火枪骑兵一起,担任全军的前锋!

除了这一千巴牙喇白甲兵之外,今儿被康熙、噶尔丹和司马依他们“晒”出来的,还有足足五万“蒙古铁骑”!其中属于康熙汗的就是属于大清西征屯军的十个屯田旅——这十个旅虽然听名字不像是精锐,但实际上却是实打实的精兵,都是从“合众化”的八旗军和绿营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所谓的“合众化”,通俗一点讲,那就是兵为将有,地为将有,然后大家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国,就叫合众国。

在康熙勉强击败福全,回到忠于他的北京城之后,他并没有寻求恢复集权——真要寻求集权,那大清当时就得散架。好在康熙及时是认清了现实,选择倒退回类似清初的“合众体制”了。

当然了,现在的形势和清初已经不大一样了,所以这个“合众”的合法也不一样了。

清初的“合众”的“众”,主要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当时的八旗各牛录的主子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所以当时的“合众大清”基本是个家族企业。即便后来又了许多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和绿营。但是真正掌权的还是一帮姓爱新觉罗的“入八分”大股东。

但是到了康熙朝,这帮爱新觉罗老八旗大多都被多阿玛和顺治给整趴下起不来了,后来虽然又支楞起来一些,但是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所以康熙在击败福全以后,就来了个“资产重组”,不仅重组了八旗,而且还重组了绿营和团练。将大清旗下的旗军、绿营、团练一番整理之后,都分配给了大大小小的军头。

其中八旗以佐领为最小的“将有”单位,而绿营和团练的最小将有单位则是营。

经过重组之后,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佐领总数达到了1200个,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的佐领数量都达到了400个之多!虽然佐领的数目大增,但是每个佐领的所辖丁额却从皇太极时期规定的200人下降到了150人。另外,包衣佐领已经不存在了,原本的各旗包衣,都被抬成了八旗正丁。还有什么开户人、另户人的,也都成了正丁。

在这种“奴门大开”的操作之下,八旗的总丁额达到了空前的18万之多!

当然了,这18万旗丁的含满量已经不能和康熙初年的旗丁的含满量相比了。

而在这18万含满量已经不大高了的八旗总丁额当中,只有八分之三,也就是隶属于两黄旗和正白旗的6.75万,是需要康熙解决粮饷生计的。这五万八千多人,就是康熙汗的嫡系了。

至于其他的11.25万八旗正丁,都由各自的大小旗主从他们的领地当中想办法。

而重组后的绿营、团练总共也是400个营头,每个营头的兵额都是500,总兵额20万!

而其中的50个营,总共2.5万兵额是康熙直辖的。

这八旗、绿营、团练加一块儿,总兵额就是38万.不过这38万八旗、绿营、团练都是兵册上的兵额,不是编入了野战部队的数目。

至于大清的野战部队编制,现在也和大周、大明那边差不多——都是互相抄作业呗!不过大清这边因为军头比较多,所以旗军现在很少会变成“军”、“镇”这两级大编制,而是比较喜欢编成双营制的“标”和四营制的“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