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总厂外还有一分厂,一分厂生产饮料,这家分厂原本就是一家小型饮料厂,十多年前划归于南都总厂名下,如今主要是生产橘子汽水和盐汽水两种饮料,不过盐汽水通常只有夏天才会生产,橘子汽水倒是常年生产,但销路只能算马马虎虎。
一走进真正的车间内部,热浪就席卷而来。
糖果车间分两个工段,一个前工段另一个是后工段。
前工段都是男同志,根本看不见女同志的身影,主要是因为前工段的生产环境恶劣再加上需要极大的体力活,这些工作只能由男同志来做。
前工段第一环节是蒸汽熬煮程序,锅炉把高温蒸汽输出,然后通过管道对配制的糖浆进行高温熬煮,这个环节湿气和热度很高,而且熬煮的糖浆通常要达到135度以上,根据生产糖果的工艺不同这个温度也会不等,如果是做牛轧糖的话,这个温度会达到155度左右,比起沸水而言可要高出许多。
熬煮好的糖浆会由工人灌入铁桶里,然后拎着铁桶再倒入专用的搅拌机里进行4分钟左右的快速搅拌,这种搅拌原理就和蛋清起泡有些类似,从而慢慢把从水状的褐色糖浆变成半固体白色奶糖的样子。
这种大型搅拌机和后世的家用搅拌机虽然原理差不多,可个头要大了很多,每台搅拌机的重量达到2吨以上,机体全部由厚厚的铸铁制造,直接固定安装在水泥地面上。
在第二道程序里,这样的搅拌机足足有近三十台,分成四列,两列的中间地面铺设着专用的导轨,导轨上摆置着一辆钢制小车,由两个膀大腰粗的师傅操作。
搅拌机上有一个巨大的不锈钢容器,这个容器和大锅类似,直径超过一米,里面可以装15斤左右的糖浆,糖浆被灌入其中,开动机器后插在容器里的搅拌叶片开始快速转动,厚厚的钢制叶片和不锈钢容器进行碰撞,再加上分量重速度快,容器虽然固定在机器上依旧避免不了固定处的松动和碰撞,从而发出剧烈的咣咣咣声响。
搅拌机在进行4分钟左右的高速搅拌后,里面的糖浆开始变成了半凝固的奶糖初形,这时候转换低档降速,同时再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和奶粉就可以出炉了。
出炉的时候这样笨重的玩意哪怕是力气惊人的师傅也是抗不动的,而且里面的温度很高,很容易烫伤。所以中间地面上按照的导轨就派上用处了,师傅会先关掉机器,然后把容器直接从机器上卸下来,接着两手牢牢抓住容器的一个耳(把手,用脚背顶住容器侧面底部,随后就和铅球运动员一般朝着一个方向用力扭动腰部,借用腰肩部的力量直接把整个容器向一个方向甩出去。
当容器甩出的时候,握着耳把的手必须半脱不脱,靠着丰富经验控制容器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从而准确地落到地面导轨上放置的一个带有空心钢圈的小车上。
等容器稳稳落下,停在空心钢圈的小车上后,师父就会推动这辆车向前走,到了前面的不锈钢冷却台后手拿两块不锈钢板,把整双手包括裸在外面的手臂在边上的淀粉缸里浸一下,开始把容器里的半固体状奶糖用双手给挖出来。
挖的时候需要很高的技巧,这种技巧通常是靠长久的练习才能养成的。要知道现在的半成品奶糖温度虽然比糖浆时低了些,可依旧超过了1度高温,双手沾了淀粉是用来防止烫伤的,可一旦动作没有到位或者没在安全时间内完成动作,那么烫伤是根本不可避免的。
宋援朝亲眼看见一个师傅拿着两块钢板仅仅用三下就把一锅奶糖从容器里全挖了出来,而且是挖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