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电影始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放在别的商品身上可能致命的争议,对电影来说往往是助推剂一般的存在。
就像《耶稣受难记》一样,争议为《达芬奇密码》带来的是广泛关注。
一部影片能引起广泛争议,往往意味着影片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
相对论娱乐和使馆影业在这方面也堪称经验丰富。
比如在《达芬奇密码》上映前夕,就有诸多宗教方面的专家号召所有的天主教徒都应去看这部谬误百出的电影,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
这样的号召也得到了部分教众群体的响应。
不可否认,大多数专家都是高端精英这样的存在。
但也有部分专家,是名副其实的“砖家”!
不过,影片争论再多,剧组都不会直接参与其中,汤姆-汉克斯和朗-霍华德也是聪明人。
首映式上,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朗-霍华德明智的高举“虚构”大旗:“影片不会在宗教问题上过度纠缠。丹-布朗是一个成功的作家而非宗教和历史学家,我们之所以拍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喜欢这个故事。”
汤姆-汉克斯也明言:“影片的重点是惊悚悬疑的情节,我们想做的只是拍一部宗教色彩不会过于明显的好片子。”
罗南没有去媒体面前凑这种热闹,宗教实在是太敏感了,相对论娱乐安稳的待在汤姆-汉克斯的普雷通影业后面,尽可能多的赚钱就好了。
就像使馆影业发行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时所做的那样。
罗南只是跟贵宾室里的诸位来宾打过招呼,就直接进了影院,等待电影放映。
坦白地讲,作为非教徒,也没有研究过圣经之类的人,想要看懂《达芬奇密码》,多少还是有点难得的。
其中出现的一些组织和典故,东方的观众也不会很了解。
这就会造成部分观众看上去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