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4:争斗时(11
1984年9月末,先经历了对国际友人来源的狂喜又经历了这些只会添乱的外国志愿者们给战线造成的种种困扰过后,从上到下都在情绪上有过好一阵大起大落的巴基斯坦军队总算勉强结束了突如其来的混乱局面。尽管外国志愿者们仍然在对巴基斯坦军队的正常军事行动指手画脚,这些人提供的物资援助和额外人力无疑有助于巴基斯坦的将军们缓解东孟加拉的危局。
面对着手段齐出的孟加拉人,巴基斯坦军队的应对措施也很简单:要在所有战线上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绝对不能让孟加拉人在任何战场上取得胜利。指挥官们一方面将更多的兵力堆积在战线上,另一方面频繁地调动辅助部队前去剿灭游击队、根除敌人最大的资源所生长壮大的土壤。为了达成目的,他们免不了要从东孟加拉继续征召士兵,而即便是最能言善辩的指挥官也很难在这时开出令人满意的空头支票。
人心又一次浮动起来,一些已经足够悲观的军人开始尝试着为自己寻找后路。在这些各怀鬼胎的不稳定因素之中,约书亚·米切尔或许是最特别的那个: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是为了什么外国机构的利益,而是为了让他们的团队能够在孟加拉危机之中生存下去、完成他们前来这个平行世界所必须完成的使命。
一直以来,米切尔很好地扮演着对巴基斯坦军队忠心耿耿的外国志愿者的角色,他总是能够在完全服从上级指示的同时圆满地完成任务,光这一点就足以让他的许多同僚羡慕了。当那些从五湖四海赶来支援东孟加拉的外国志愿者们做出了种种令盟友失望的举动时,米切尔本人俨然成为了唯一的清流,这使得和他相识的游骑兵部队指挥官和士兵们都不再怀疑他:他们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怀疑其他人了。
有了这份保障之后,约书亚·米切尔得以打探到许多常人无法接触到的情报并将其间接传达给麦克尼尔方面。东孟加拉有很多秘密,其中不乏米切尔只要接触了就会粉身碎骨的机密,因此他只会在乎同麦克尼尔和伯顿所说的生物武器实验相关的情报。虽说他上次冒险地和帕克配合着摧毁了其中一个设施并转移了部分资料,短期内他不敢再做类似的事情了,不然躲藏在乱局之外的幕后黑手迟早会找上他。
但他万万没想到过于卖力地工作反而也让他变得显眼起来。就在他遵照上级的指示兢兢业业地协助附近的巴基斯坦士兵构筑防线的时候,不甘寂寞的上级又找上了他,只说要和他商量些事情。
“米切尔,不瞒你说,就目前的战况来看,我们的胜算很小。”站在刚被清理过的烂尾楼里的巴基斯坦游骑兵军官用仍然带着口音的英语试探性地向米切尔询问对方的打算,“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咱们得……保证自己饿不死,是不是?”
“长官,我不是很担心这些事。”米切尔用惯常的话应对着上级的试探,“如果我们输掉了战争,我还有回国的机会。”
每次都用同一句话来应付的米切尔在几个月里已经见到过了太多不同的反应。起初巴基斯坦人会对他冷嘲热讽,几个月之后就不再有人这么做了,取而代之的或是破口大骂或是哀求,更有人不顾脸面地请求米切尔在大厦将倾的时候把自己也带走。遗憾的是,自从那些外国志愿者成批成批地从大洋彼岸赶来之后,米切尔开出的空头支票就失去了效力,不止一个人信誓旦旦地对米切尔说,像他这样的外国人如今是很难安全离开东孟加拉的。
“可别以为他们会轻易地放你走。有这么多外国志愿者参加了这场战争,就算孟加拉人愿意假装善良地放走你们,我想德国人和印度人也不会松口的。”模样很是颓废的军官冷笑着,“咱们一起在战场上拼杀了这么久,我看在这份交情上才好心提醒你……别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就只有你像个工具一样只管到处为别人的事情奔波。”
“唉。”米切尔看了看外面那些无精打采地躺在掩体里休息的士兵,他总觉得这些士兵的身上缺少一种斗志。既然有人如此热衷于把他拉下水,现如今他也没必要自恃清高了。“长官,这事说来简单,但我和我的人长期都在最危险的前线作战,只有需要补充人手和装备的时候才会短暂地离开前线。要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接触到更多的机会,也许我会做些能让我看上去更精明的事。”
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约书亚·米切尔在走进这座烂尾楼之前是他所在的部队里少数甚至是唯一仍然坚守着职业准则和信条的人,而当他离开时,他已经成了共犯之一。不如说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一步,这些人在需要依靠他的能力的前提下少不了要先拉拢他,而他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继续调查那些分布在东孟加拉各地的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