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9-ep1:铁幕(17
这是增强我方盟军战斗力的决定性转折。——朴江大对战术核武器实战化的评价,213年。
……
1984年2月23日,nato联军在经过多方协商后于仓促之间发起反击,其主要作战目标为将战线移回beta在2月7日发起突袭之前的位置、挽救大批仍然被围困在前线的西德军。在这场被草率地命名为铁锤行动的反击战中,深知西德战况关系到自身安危的英军和法军也投入了大量兵力,加上西德军和美军以及流亡而来的东德军,人类一方的总兵力共有数十万,但这也只不过达到了人类以前发起大规模反攻时能够调动的总兵力的门槛而已。
数千架战术机赶赴前线,操控着这些机甲的驾驶员将在消灭光线级beta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些赶赴前线参战的部队之中,和东德军战术机部队混编在一起的美国太空军第81联队的作战大队格外显眼,那些仍然不理解他们所负责的秘密计划为何需要东德军参与的驾驶员们也因此十分为难。
造成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比其他人都要轻松不少,他坐在自己的驾驶舱里,用尽量保持着平稳的语气向自己的同伴们复述此次军事行动的要点。尽管他在出发前已经把该说的都向战友们强调了一遍,担心事情有变的麦克尼尔依旧谨慎。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误给战友们带来更多的损失。
“由于埃尔福特可能有beta集结部队的结论没有被nato联军指挥机构采纳,此次行动之中我们将要和东德军并肩作战——他们对这件事倒是很有兴趣,可能是因为埃尔福特还有一些他们没来得及处理的秘密。”迈克尔·麦克尼尔穿着看上去更像是紧身衣的全套驾驶服,双手紧握着操纵杆,首先接通了负责指挥第338中队各小队的战友们,“如果能够完成预期作战任务,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向埃尔福特前进。”
“那就是说,一旦我们跨过了两个德国之间的分界线,我们周围就全都是东德军。”尼克·西摩尔·帕克嘀咕着,他不喜欢东德军,更不喜欢被一大群东德军包围,即便这些东德军的兵力同周围的nato联军相比已经不值一提,“如果那里发生了什么意外,再加上重金属云干扰……”
“你当东德军都是beta信徒恭顺派吗?”伯顿不免咂舌,他也不喜欢东德军,但他和麦克尼尔都认为帕克对东德军的戒备实在是过头了。看在上帝的面子上,gdi后来也曾经多次和nod兄弟会合作处理危机,真不知那时帕克是如何应对那一切的。“麦克尼尔,你不用管这些,只需要考虑行动方案就好。帕克,你给我听好,到时候为我们清理前进路线的工作就交给你啦,是时候向我们证明你一个人能解决掉一个连的光线级beta了!”
“……这数字怎么越来越夸张了?”约书亚·米切尔叹了一口气,低下头看着雷达屏幕上的友军信号。第666中队的那4架战术机仍然紧随在他们左右,不同的是其型号全部改换成了mig-23。这些由俄国人制造的战术机在东德全面倒向nato联军之后就不受欢迎了,但它们仍然能凭着比mig-21更优秀的性能占据一席之地,而麦克尼尔也没有理由侵吞东德军指名拨付给第666中队的新装备。“麦克尼尔,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换上新型机甲?天大的笑话……”
迈克尔·麦克尼尔没有被战友们的争吵扰乱思绪,他继续以原来的节奏和同伴们讨论作战计划,不时增加些临时修改内容。只要nato联军的反攻能大获成功,当东德军开始向着埃尔福特推进时,nato联军的支援部队很快就能派上用场,那些人往往能在短短半天时间之内就打造出一个功能齐全的基地及勉强能应付beta进攻的防御阵地。等到确认了beta在埃尔福特集结部队的情报后,其他战线上的nato联军更没有理由袖手旁观,到那时麦克尼尔就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半空中的战术机部队和地面上的装甲部队正在浩浩荡荡地赶赴前线,更有成千上万的士兵们乘着车辆奔赴新的战场。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只是就连暂时还不必担心光线级beta的麦克尼尔也不知道届时它能否同每次都如山呼海啸般涌来的beta相提并论。
不,他应该更乐观一些。无论岛田真司所预测的结果是否成真,他都不必为此而承担更多的风险。埃尔福特没有正在集结的大量beta当然最好,如果有也不要紧,那意味着岛田真司已经成功地发现了beta的行动规律。人类已经在和beta战斗的过程中因探索未知而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假如舒勒和岛田真司的聪明才智能尽快终结这一切悲剧,那简直称得上是上帝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