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关于典籍,(1 / 4)

康王和他师傅的态度一样,只要交到炎黄人手里,剩下的事他们都不爱管,就算是所托非人都不在乎——这些典籍有典型的炎黄哲学、文学特性,想要研究透彻,那得比炎黄人还要炎黄人,那就是炎黄人了么。

至于利益冲突,那都是小事,要是全球都说普通话,别说二百多个国家,就是再乘以十,地区冲突打成狗头人都开心:会说普通话的狗头人,想想也挺带感,柯罗尼世界偶尔有会说普通话的哥布林,傻丑傻丑的蠢萌,就像会笑的斗牛犬。

钦秤砣不太理解康王对待典籍的态度,甚至有些疑惑,因此没有转达明白。金缕道人年纪不小了,又出身天师府,却懂得这里面的内涵。

确认了康王交换典籍的规则之后,金缕道人还是郑重的向康王施以大礼,而康王坦然承受,他又不是受不住。

同时金缕道人也表示了,他会联系儒门和佛门能做主的当家人,约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交换典籍的必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金缕道人觉得他们不敢。

释门倒还好一些,他们佛多,经也就多,也不在乎再多那么几百个没听过名字的佛爷,但是儒家不一样。

儒家对典籍的要求非常之高,成为典籍,必然是要有思想核心的,搞技术的比如《齐民要术》《氾(音繁胜之书》《四民月令》之类是不能称为儒学的,因为这里没有思想核心——教人务农让人吃饱不能算思想核心,作诗希望天下无饥才是。

既然要求有思想核心,那极板上每一本典籍,其实都可以算作一个流派,只不过大小之别,知不知名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