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归不是坏事。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
林大伯想了想,语气严肃道:“你俩现在也是生员了,切不可只注重月考、季考的成绩,而荒废了平日德行。
须知‘取士之道,当先德行,后文艺’,这是朝廷陶铸人才的基本准则。
且于学规中就有定则:有一行者必奖以廪食,若行检亏缺,文虽工亦必黜!”
“你们日后若是科举有成,做了官,也当切记守住本心,不媚上欺下。
做人做事多想想‘不偏不党,王道荡荡’八个字,人世间的公义,就算参悟了。”
林川闻言心道,大伯不愧是当过基层干部还受乡邻尊敬的人。
和兄长们,互相望了一眼,都轻轻地点头。
他们知道大伯(父亲)这是在告诫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林大伯看着几个子侄,特别是林川,心里也清楚,这大概是他不多的为人师表的机会了。
将来侄子或许会在他的期望中再进一步,甚至走进官场,到了那时自己若再说教,就显得有些倚老卖老,不合时宜了。
侄子毕竟是侄子,不是亲儿子,可打可骂,他一直有分寸感。
不如趁此时,推心置腹地好好告诫一下。
一顿饭,父子,叔侄几个吃得还算尽兴。
饭后,林大伯又围绕本次季考给几个子侄讲了一下,点到为止,也不去过多赘述。
毕竟随着子侄们的成长,现在大家已经同为秀才,学识层次上已经不是过去的天渊之别了。
他们差的,只是世事阅历和人心见识而已。
有些意在言外的知识,他点到为止,而子侄们也即可意会。
林川也由此看出,大伯于教书育人方面又有了长远进步。
他早早选定教书育人这条路,是选对了!
哪怕是简单的季考题目,由他深入浅出地讲来,还是让林川和兄长们受益匪浅。
~~~~
季考卷子一般当天批完,第二天一早就会公布。
然后,便是放寒假。
于是,秀才们早早地就吃完早饭,赶到布告栏前查看成绩。
全县共一百零三名秀才,这次全都参加了季考。
成绩不分成材卷或非成材卷,只以第一题四书文进行排名。
共分为四等,其中一等卷十名,二等卷二十名,三等卷四十名,剩余全为四等卷。
虽然季考成绩不像岁试、科试那样对生员的补廪升降和能否参加科举考试产生影响。
但,每次季考都关系到生员的声誉和挨贡的前途,所以每到了这个时候,各个生员心里实则也都在暗暗较劲。
更别说成绩排名,还关系到真金白银的奖励。
按照新场县学以往的常规,季考考取一等卷者,每人奖励一两五钱现银,一等卷首名则翻倍奖励,合三两现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