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屁孩闻言就向张皇后、周皇后行了个礼,然后就在各自的位子上坐了。
张皇后对徐应元道:“去宣部阁科道等重臣来紫光阁吧!”
宣部阁科道等重臣来紫光阁是为了举行一场小型是廷议,商讨应对东虏异动的策略。
明朝的廷议是为了决断“事关大利害”的军政要务,原本是一个可以代替昏君做决策的机制。一帮奸臣商量出来的办法,总比一个昏君的胡乱决策要好。
但是朱由检偏偏不喜欢廷议,喜欢自己专断或是不做任何修改就批准内阁的建议——朱由检当然不会把所有的事儿都自己背上,而是只捡重要的且是自己能管得住的事情抓。他管不了的,或是他认为不要紧的事情,直接丢给内阁就是了,也没必要举行廷议。
所在大同之战后,他就很少召集几十上百号人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了。
而在他“南下要饭”后,监国的朱慈烺到底还是个孩子,没办法独断政务,而周皇后、张皇后又是深宫女流,当然也没办法执政。
所以廷议制度就得到了恢复,不过也不能搞一百多人参加的大廷议。所以被徐应元派人召集来的,也就是阁臣加上六部尚书(朱由检的阁臣都兼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六科给事中、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几个大珰,总共二十几个人。
......
“皇后娘娘,懿安皇后娘娘,太侄殿下,臣等已经看过蓟辽袁都督的奏章了。臣等一致认为,东虏极有可能趁着我朝国内多灾,皇帝南下要......巡查之时再出燕山!
但是黄台吉的四出燕山是走辽西,还是出千里松林进军漠南蒙古,内阁也不能确定。”
说话的是内阁首辅王在晋。袁崇焕的奏章,王在晋和内阁的其他几位阁老都已经看过了,而且还开了小会进行研究讨论。
他们讨论的结果,则是在黄台吉将会四出燕山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这几乎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