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部分兵员,尤其是军官一级,则将转为文官,进入农业系统、建设系统、内政系统以及海关系统,充实地方衙门。
尤其是内政与海关,最是需要经验丰富的军官转任。
税务署刚组建不久的海关司、边境司正好急需一批武官转任,转为文官体系当中的稽查员以及督查员。
再有一部分兵员,则转入蜀山钢铁集团、华夏航运集团、华夏纺织集团以及华夏建工集团等企业任职。
尤其是正在急需扩张的蜀山钢铁集团,急需一批能吃苦耐劳的钢铁工人,仅该集团就能吸纳五万名普通兵员。
而对警备师团中的工程兵而言,正在组建的华夏建工集团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去处。
华夏航运集团则需招募一批兵士,转职为海上护航队。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解决了大部分兵员的安置问题,剩下的三万余兵员则按军衔发放一笔可观的转业费,让他们自谋生路。
好在眼下王朝商业繁荣,这些兵员可不愁找不到工作。
刚一得到消息,三大皇商就闻腥而来,要招募一批复员的士兵进入商会,充当护卫队。这些兵士可比商队在民间招募的壮汉,强了数倍不止。
也有士兵转业之后,靠着转业费自谋生路,开始创业。
总而言之,这一轮的裁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军队瘦身,减轻国防开支负担;而且对王朝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力资源一块,都是一个极大的补充,夯实官僚体系,可谓双方受益。
非如此,财政院也不会痛痛快快地拿出百万安置费来。
以上这些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暗地里,一批“自谋生路”、“独自创业”的兵员,实则被山海卫悄悄吸收,成为新进一批密探。
对山海卫而言,这些上过战场、见过血的战士,可不就是最好的密探吗?尤其是其中的侦察兵,基本都被山海卫提前预定了。
一些百战精兵则被山海卫下设的影卫,悄悄吸纳。
此轮裁军对王朝而言可谓一场瓜分蛋糕的盛宴,当真精彩至极。
因为此轮裁军牵涉到十数个要害部门,将由内阁牵头成立一个裁军小组,由内阁首辅姜尚任组长,军务大臣杜如晦任副组长。
组员包括行政副大臣张廷玉,主要负责转业过程中的文官编制问题;内政副大臣狄仁杰,主要负责衙役以及内政体系安置问题;财政副大臣崔映柚,主要负责企业以及税务系统的人员安置问题,再就是转业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