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日禽国总理在国家联合体执政党联席会议上公开表示对南极世界的现状带给世界的启示深感忧虑; 他表示:人类在未能完全掌握的高科技应用方面缺乏足够的审慎和敬畏,这将把人类的未来推向未知的前所未有的极有可能会是毁灭性的不可逆的境地当中 言外矛头所指,闻者心知肚明。 索联·迪亚航空第n次环球旅游航班脱离‘treoity’太空旅游中心太空港泊位起航。 如今环球旅游的游客日流量比以往减少近七层。而票价已较初运营时期几乎近至腰斩,而且各项配套服务更加完善和贴心。 再来环球旅游的基本都是常客,有钱自不必说,而且大都是悲观主意者。而多数此类游客,都或多或少无一例外往‘近地宜居系统’的建设工程注入相当资金。 每次环球‘观光’结束,他们越来越不愿意落回地球。 游客对于地球的观感在潜移中正呈现单极分化趋势:年青人对所瞰地球景观没什么特别的感受,更现实些或可说没什么特别的情感波动,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和心情投注到游和玩以及满足好奇心等方面;而中年以上人群则不由地把感情寄附于地球风景的变化上。 地球的色彩正在变得越来越单调化,北半球绿色比重已至自人类航天历史以来最高,似是相应,南半球正失去这一色彩。 当视界越过色彩丰富的‘新大陆’,再经过两千三百公里大西洋蓝海切入非洲西海岸,年青游客多数人被下方地貌中不时进入视线的奇特地形和千奇百怪的线条吸引,就兴奋起来,忙着记录下他们认为可以吸引二维地球人眼球的各种自然奇观。 有人指着一处好像干涸的巨人之眼的奇特地貌对身旁的同伴兴奋地又叫又跳,旁若无人。不料一时忘记正身在太空,没能及时抓住观景栏失衡飘离,就在小小惊吓中玩得刺激。 老游客早已失去游兴,整个非洲大陆变成单一的撒哈拉色调,在他们眼中,昔日并不存在的‘奇景’非但不能勾起他们的兴趣,反而更引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深层忧虑和恐惧。 尼罗河干了,人们已记不得它是什么时候断流又什么时候真正干涸的。河干变成一道壮观的白痕,像一条蜿蜒数千公里的死蛇,日光下动态十足,仿佛正口渴想要一头扎进地中海饮水。 可惜蓝水近在嘴边,它却渴死了。 当太阳西落到155度之后,白色尼罗蛇又变成金色尼罗蛇; 唯一不变的是,它是死的。 刚果河似乎还活着,但它依然死了,只有离地球足够近才能看到它,早已‘肝肠寸断’,如绵延数千公里的一串断断续续的死水潭,要不了多久,就变成金色的刚果蛇;隐隐现现在陡峭的峡谷中。 讽刺的是,维多利亚湖面积却不可思议地扩大了15,终年笼罩在彩色的剧毒雾气之下看不见真容。 非洲大陆上空万里无云,并非形容之辞,而是悲哀的现实。唯独一块彩色云雾,如遗落的彩帕,贴附在这片广袤无水的金棕褐色杂揉的大陆上,将维多利亚湖完全遮盖。 智能系统出于工作本质的职责,建议游客改用智能望远设备拉近观赏距离,提醒游客朋友们将可观赏到该景观炫幻的动态。 一部分关于该景观的信息,公司并未明确列在对游客开放内容中,但也并未列于对游客的封闭内容中。智能系统对公司暧昧的态度分析后,认为部分信息并不具机要性和机密性,于是自作主张告诉游客说: 目前该湖湖盆整体深度在1550米1610米之间,湖中液态物质绝大部分为淡水,少量为注入性混合液体,目前温度恒定,常年保持在42oc47oc区间。湖面上空笼盖着的彩色迷雾成分比较复杂智能系统停顿下来,通过对比所有过去游客对此类信息的表情变化,决定将繁冗的知识性信息部分简化,并改用更符合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将部分信息一带而过,又接着说道:这些剧毒气体具有超强烧蚀性,温度高达65oc,这与 这时公司对智能系统发出越权警告,迫其临时置换接下去的信息内容:其内所含一种惰性热传导物质或存在必然因果关系,建议作地面旅游时与该区域至少保持35公里的安全距离 年青游客们纷纷启用智能望远设备,至于智能系统一番赘述,所能记住的大概就只有几个信息关键:湖深高温剧毒勿近! 其余多数游客听出智能系统播送信息时的临机巧转,他们则更愿意知道那部分被封禁了的信息内容。而且潜意识当中,他们对那部分信息不约而同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排斥。 人们想知道遮掩在彩云背后的真相,又不愿意接受意料之中的现实。 果然,人们看到彩云像沸腾一般翻滚着,色彩变幻莫测,如若一片绚丽而富有生命的梦幻般的云海; 云中深处间或亮起不同彩光,闪烁不定,仿佛内中蕴藏着激动不休的闪电。 可惜不是在夜间,否则更壮观!一个年青的女游客禁不住想:真是可惜了! 可惜智能系统不能读取人脑思维内容,否则它会对这位年青女游客的心理评断用词加以修正,‘壮观’两个字似是而非,或许‘诡异’一词更符合人类在暗夜中目睹这一景观时的心理感受。 那情景,更令人毛骨悚然。
迷幻的彩色云雾,在星空下的黑暗中翻滚着妖艳的色彩;何物似从云雾深处发声,隆隆如滚动的震雷,又似乎来自云雾遮盖下的湖底深处。这一大片云雾正在缓慢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相对稳固的云盘盘心,时间照此状态推移,若无特殊因素介入,这片覆盖面积将近九万七千平方公里的彩云最终将被撕裂为两个逆向旋转的云团。形如分裂中的细胞。 其中大的云团面积接近九万平方公里,并将慢慢趋于气旋形状,而且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再经六千五百年,原始云团将完全位移出原覆盖位置,原始位置上空将被后续生成的云雾继续遮盖。 全智能系统把旅游中心智能系统归纳的信息整合后输入全运算模型并代入全真模拟系统加以推演; 结果显示:在之后的数月间,这一巨大气旋一旦完全成形,将迅速呈现涡旋形态并形成数条旋臂,至终将形成陆地台风。 台风旋转达到特定速度后,风体将形成不同颜色层次的风层,就好像这巨大的台风是由历世以来的彩虹,从过去现在和未来抽离,以彩虹纺线,缠绕而成的浩阔无比的线辊。 该台风向偏西南方向行进数百公里之后,尚未形成完整气旋的小云团受其强大风力撕扯变形,很快将变成一道绵延一千七百公里的s形彩云并最终成为台风旋臂的一部分。 那时,人类从太空视角观看,将更为壮观。 如果是在夜间,你将会看到,一颗妖谲的恶魔之眼,在仿佛无尽的黑暗中盯着你。恶魔的巨眼闪耀着彩虹的光芒,明暗不定,仿佛永恒莫测的恶魔的思想 ‘可惜’,全智能系统第一次用了‘可惜’两个字,而且,第一次在它的结论中,断了下文。 台风数月后中心附近风速将达到115米/秒,而台风位移速度随着风力加强会变得异常缓慢。 这将造成永不可逆的后果台风不会带来降水,反而会卷扬起直径超过1700公里的漫天沙尘。 台风主体高度超过17000米,若在合适的高度和距离观看,台风主体犹如顶天立的云柱,又仿佛有虹缠绕的向太空喷射的地狱之火。风体正上方空域在很短时期内被迅速加热至550oc并漫及距地面47千米平流层顶部,随逆向风层向外散布,遇冷逐渐与所及空域气温中和,如此递推,直到异常高温平流层在地球另一端首先交汇并最终完全汇合为球径达12861千米厚度超过55千米平均温度超过65oc的高温球壳。 之后,对于大气层内所有高及平流层的飞行器而言将不存在适航空间。在这一大气壳层内,存在无数大大小小温度高达数百度的空域,若果真还会有载人飞行器侥幸误入其中,可预见的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一陆地台风最后完全离开非洲大陆将再需要150年。这一数字对如果还存在的人类将不具任何可能的意义。因为台风达到极速时,中心附近风壁中的温度将迅速上升至1850oc极限;直径不足一千公里的台风,其风眼直径却达110千米。 平静的风眼,方圆数十公里区域内,温度高达650oc台风在行进中不断向周围漫天沙尘中抛射出炽热的熔炼物质。 那些物质落地后逐渐冷却,台风过后,遍布在台风犁出的峡谷内外,与地面连融在一起。 当台风靠近大西洋东岸,洋面被动扯起西风,西风刨起水汽形成连接洋面的厚密云层。迅速冷却的海水被西风扯向陆地台风的漩涡中心方向,过程中遇高温上腾,不断卷扬向上形成外层低温风墙,风墙继续向高温台风主体合并,碰撞时产生‘极差温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连绵巨响,由此产生持续超强的上击气爆向上贯穿大气层有效反应层,直达底层绕地轨道并越过600千米绕地轨道。高温高压气爆体遭遇太空骤然低温凝结成冰粒体云并继续惯性向上,速度持续衰减至中低绕地轨道,并最终在将近3000千米中轨道太空高度失去趋向形态继而被拉扯为在轨冰凌云台风降温减弱,运行至大西洋东岸,洋面低温海水被狂烈的西风卷进低压在海面上方的云层,云气与海水的混合体继续向台风扯去,与之相撞形成高温蒸汽气爆。高能冲击波反冲时与高压而至的西风顶撞,高温云层被西风掀起,电闪雷隆昼夜不休,闪电仿佛劈开黑夜的大能量,又仿佛是谁用可怕的大能力将黑暗撕裂,在暗夜之下暴露出数千公里长的一道光明耀眼的伤口台风继续减弱,当风壁边缘切入大西洋,海水终于侵入风壁并使风体变得愈加沉重,很快,台风主体尚未完全离开大陆,就因缠累过重负担崩散消失在大西洋东岸,终于变成一片将近非洲大陆三分之二面积的不稳定厚积云,并在东风驱赶之下逐渐向大洋深处退回 再120年后,台风沿途彩云散去,新台风尚未形成,从太空鸟瞰,若日照角度刚刚好,你会看到,一道黑曜发亮的灼痕斜劈非洲大陆,触目惊心,如一道被烈焰灼烧又结晶的疤痕,几近笔直,长达数千公里而那时,你的观测高度还高于七千公里。 之前那时,台风完全成形并达到极速后,地球表面标高温度会在67天内上升5oc,海平面将在这期间并以后的159天内上升32米,且在之后数年中再上升32米 ‘可惜’,全智能系统再次用到这一词汇,仍然没有下文。 在这之前,非洲大陆已滴水全无。 滴水全无之前,游客们所看到的彩云大陆,已基本无水。 大陆无水,人呢?去哪儿了? 游客们不想知道答案,他们不同程度对只呼即出的答案生出发自内心的抵拒,甚至后悔眼见这一切而让自己产生难以接受的联想——这几乎等同于良心遭受谴责! 而年青游客们根本就不会产生这种联想,这一切都没有问题,只有奇特的地貌给他们的视觉带来的奇妙刺激;环球旅游,要的就是之类感观享受,不然来干什么,有钱没地方扔了吗! 智能系统以为有必要告诉这些神情当中貌似正承受某种心理压力的游客:好长一段时期以来,在这片趋于单纯颜色的大陆内陆,已久未曾监测到生命活动迹象。 但它并没有这么做。至于那些忙于取景或为留念或为其它的年青人,则基本不具备注重这一信息内容的客观条件,它认为完全不必告于他们知晓;对于他们,这些信息就如过耳的风,或者单单只作为一种很快会被遗忘的新奇。 人们向下观看,彩色迷雾翻涌不休,如遮密之幔,也许将使维多利亚迷一样的面容,成为永恒的秘密。 黑暗星空下,迷幻的彩光频闪不休,如忽明忽暗的虹;如突燃而熄的火;如闪光灯照射下的紫晶;如粼动明炽的赤金;如日光下云洞中的晴空;如熔岩之湖穹顶上闪耀着纯净光芒的绿宝石 也许有一天,在这颗迷雾包裹着的星球上,厚厚的迷雾不能将其遮盖,它或否会像一只瞪视着宇宙至深之处的邃目,闪烁着永不瞑目的破碎的彩虹 也许,没有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