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五公之乱(3 / 4)

灯影王朝 作家b2hcxN 5357 字 2023-08-17

户部尚书苦着脸道:“丞相,流民一事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招抚流民要有土地,要有钱啊。”

吕夷初道:“那你就去想办法,让户部先拟条陈就是这个意思。”

户部尚书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赌气道:“我没有办法,每年就这几个钱,年年入不敷出,我要能变出钱来,还用天天受这个气吗。”

“你!”吕夷初想要发火,又忍住了,放缓语气道:“又不是让你马上变出钱,但皇上说了,要想办法招抚流民,我们总要提出办法的吗。这是你户部的职责,你回去集思广益,让大家都想想点子,然后整理个条陈,至于怎么做,那是下一步的事吗。”

安国公等三人离去后,政事堂詹事来报,翰林院掌院求见。吕夷初烦躁地一挥手道:“不见。”想了想又道:“你就说我一会要去宗亲府有急务,有事就递文书。”

说完,他走进旁边休息的小隔房,在书桌旁坐下,拿起一份公文,看了半天一个字也没看进去,索性丢在桌上,端起茶杯凑到嘴边,却忘了喝,就这么举了一会,不留神茶杯一歪,茶水倒在了身上。旁边的仆役赶紧上来收拾,他接过帕子,对仆役挥挥手,仆役躬身退了出去。他自己擦拭了一下衣襟,丢下帕子,坐在椅子上怔怔出神。

通政史季振宜回到通政司后,没有去前面的公堂,而是直接来到后面休息的小屋,等上茶的仆役退出后,他一个人怔怔地发呆。

今天的抬棺上书可以说是他一手导演的,因为有人找到他,让他想方设法安排人,就国储一事上书。由于前有皇上的谕旨,后有政事堂的严令,不许再就国储之事上书,作为转接谕旨、奏本的通政司,他不可能也不敢让自己的手下和亲信直接上书,于是他绞尽脑汁、精心设计了这一出好戏。都察院的御史、言官他不敢招惹,因为左振昆威望极高,他下面的人基本都听他的话,如果去活动,很容易走漏风声,于是他选择了翰林院的刘正宗,那是一个一根筋的书呆子。他让自己的亲信找了几个所谓志同道合的人,有事没事地在刘正宗面前,装作忧心国事,大谈国储空悬,国本不稳,众高官只为自己的高官厚禄,不敢犯颜直谏。渐渐激起了刘正宗的一腔正义之心后,又有人好心好意地劝他明哲保身,不能拿自己的前途、性命去冒险上书。一根筋的刘正宗被几下里煽乎,一股浊气上头,果然做出了抬棺上书的壮举。

在涌金门前,季振宜表面上装作愁眉苦脸地劝说刘正宗,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万万没想到的是,皇上是给逼得露了面、表了态,却从天上掉了个弘治帝的皇子,让国储一事更出变数。

季振宜的心里七上八下,不知今天事情的结局是福是祸,想到靖安帝那诛九族的话,他全身如坠冰窖,后悔自己卷进这有可能万劫不复的事里。自己已经是正二品的通政史,虽然通政司是无权无势的清水衙门,但慢慢熬着,也许就能换个有权有势的尚书当当,至少保着高官厚禄。但自己一念之差,被封侯拜相的威势引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正胡思乱想间,仆役来报,工部主事刁启明求见,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让仆役把他引进来。刁启明进来后施礼坐下,仆役上完茶,季振宜吩咐仆役出去关好门,不再见其他人。

刁启明是荫官出身,由于没有功名,40多岁了还是个6品的主事,好在家里有钱,他攀上了同乡的季振宜,靠着大把地送钱,逐渐成了季振宜的心腹。由于他有意识地放低身段,加上有钱,经常请客吃饭,结交了一些所谓的清流官员,此次他按照季振宜的布置,找了几个清流的官员,做好了圈套让刘正宗钻了进去。今天听说刘正宗抬棺上书的事情,此时便乐颠颠地跑来准备邀功,一进门却看到季振宜脸色不好,于是收起得意之色,小心翼翼地问道:“季大人,不知今天情形如何?”

季振宜没好气道:“好,好得很!”说完又觉得自己的语气太生硬,毕竟刁启明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事,平时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毕恭毕敬,便缓和了口气道:“你办得不错,但事情出了意外。”接着简单地告诉了他体仁殿发生的事。

刁启明眨巴着眼睛,不解地问道:“皇上答应立储,是好事啊,大人为何有些郁郁不乐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