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二虎争,大战终1(3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3330 字 2023-07-31

“诸位有何妙计?公与,此诚危急存亡之际也,你直言无妨。”

被袁绍点名的沮授苦笑作揖道。

“明公,非授藏私也,为今之计,惟强攻一途耳。以授观之,淳于将军必已焚毁粮草辎重,故而曹孟德虽据此寨,却无守寨之器,且必乏粮!”

值此生死存亡关头,袁绍麾下谋士,极为罕见地团结起来。

郭图颔首道:“明公,公与所言甚是。”

辛评笑着作揖:“明公,我等不必沮丧,子龙将军前后为我本寨押运近二十万斛粮草,我军粮草既足,围而不攻之下,曹孟德必乱矣!”

许攸冷笑不止:“明公,曹孟德此举实属无奈,其人已渐入绝境,我等若固守,其军必乱!”

荀谌捋须笑道:“明公勿忧,而今主动权仍在我手。”

袁绍见曹操之寨防守严密,当即从善如流。

“既如此,我等便结寨固守,阻断曹孟德与延津!”

寨内望楼上,曹操本对袁绍攻势翘首以盼,然而…

袁绍却率大军行至西侧,并开始结寨固守。

曹操心中恨得牙痒痒,表面上却云淡风轻地笑了笑。

“袁本初见我军守备森严,不敢贸然进攻。也罢,我军固守便是。”

趁旁人不注意,曹操对徐晃道:“公明,你火速率骑兵前往延津求援!”

首发&:塔>-读小说

昨晚有应酬,喝多了酒。

云某有些愤慨之言,还请诸位大大一笑而过。

当然,云某绝不后悔。他做错了事还不许别人批评吗?

这一章开始,云某遵守约定,讲一讲袁绍和曹操的恩怨。

经过云某前几章的深扒,诸位大大想必已了解,曹操自初平元年起,实际上便是袁绍的麾下。

所以,《魏书》所谓美化荀彧看不惯袁绍往投曹操、朱灵一见曹操便心折不已……

以上皆为秽史。

真相是,荀彧往投曹操,属于袁绍集团内部调动,荀彧相当于从总部调动到曹操做法人的子公司。

原因前文分析过,荀彧在总部一众长辈大佬老资格面前,没有出头天,所以其人主动申请下放。

于是乎,树挪死,人挪活。

郭嘉同理。

朱灵…更不必提,其人纯属迫于无奈。

朱灵功劳不比五子良将低,武艺甚至与徐晃不相上下,结果…连传记都特么没有!

哦,对了,咱们不是说荀彧和朱灵,而是在说袁绍?

这一章,咱们先聊聊袁绍的僭越之举。

《三国志》及裴注,均提到袁绍有称帝野心,累言非一。乍看之下是“铁案坐实”。但仔细探究,却皆可商榷。

袁绍的“僭越之心”至少有四条明线为佐证。

其一是冀州主簿耿苞上书劝进。

其二是济阴太守袁叙(绍从弟)上书劝进。

其三是袁绍以为表字“本初”与东汉“初平”年号相合,心中窃喜。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其四是袁术兵败,欲归帝号于绍,绍许之。

除上述四条明线,另有两条暗线。

其一是沮授“平河北策”中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二是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而出走。

个人倾向、以上诸案例,大抵是曹魏视角下的抹黑之语。

前文提过,袁绍在《三国志》中的篇幅(三千余字)比《后汉书》中少了一多半(万余字),其镇抚乌丸、扫荡黑山等功绩(这是政治错误,绝对不能写进三国志)被一笔抹杀。

反而是其人“刚愎自用、骄矜傲慢”等缺点被无限放大。

在“魏承汉祚、晋承魏祚”的统绪伦理中,是不允许“官修史”说袁绍好话的。因此,成书与南朝的《后汉书》对袁绍的评价、明显比受到掣肘的《三国志》更为允当。

退一步说,人的心境、志向亦是随立场、地位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很难想象袁绍在雄踞河朔、扫荡四州之后,依然能恪守臣礼,未曾有非分之想。

但无论如何,袁绍终其一生,虽然偶有“僭越之举”(天下皆如是),却未表现出“称帝之心”。

这里主要谈谈官修史(及引注)中、作为袁绍“恶迹”佐证的四条材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