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赵旻的长项在于,其人糅合赵氏发力方式,以及孙氏借力打力、出招变招极快的心法。
这点可弥补赵旻膂力弱于超一流猛将的劣势。
所以,赵旻和徐晃这仅次于超一流猛将的二人切磋,同样精彩纷呈。
甚至不知不觉中,颜良和赵云二人都罢手停战,饶有兴致地旁观这场切磋。
【作者题外话】:饺子的起源,如今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是汉末南阳涅阳张机张仲景所发明。
赵旻迫不及待地量产面粉,主要目的确实是想提振士气,次要目的当然是为了伏梦。
他那几个妻妾,不过是沾了伏梦的光罢了。
赵云所说的杂胡习气,前文曾多次提及:贪婪、见利忘义、不遵礼法。
所以,在赵云看来,夏侯渊和杨修就是千里送人头去了。
这事儿不怪赵云,因此此时夏侯渊率步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名气尚未传开。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士气的作用…云某不该以满清为例,那个扯淡的朝代,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说来讽刺至极。
我们华夏神州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以及“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精神内核,居然被鬼子用在了明治维新之上。
鬼子对心学的研究和传承…比我们这些后世子孙还要高明!
反观我泱泱神州,却无一人真正将其传承至大成!
惜哉!痛哉!
下一章咱们简单讲讲三国兵器。
这一章,咱们讲讲舌尖上的汉末。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两汉至魏晋时代,随着新食材的传入,以及烹饪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饮食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对当时及后世均有不俗的影响。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本文主要就“吃喝”一事的逸闻趣事,漫谈汉末三国时代的饮食习俗。
希望能为诸君带来些许乐趣。
魏文帝孝子丕有言: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
虽然此话本意是对“由庶转贵”、“礼仪熏陶”的感慨,但也侧面反映出了“吃、穿”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咱们先从粮食说起。
三国处在汉末魏晋之交,其主食品类,与两汉相似。基本还是以五谷(稻黍稷麦菽)为核心,另有青稞等作物。
五谷当中,稻即大米;黍即黄米;稷一说为禾、一说为粟(小米);麦即小麦;菽则是大豆。
“稻”本专指黏米,不黏之米称作“粳”。
“粱”是稷的优良品种。“黄梁”则是粱中的上品。所谓“膏粱子弟”即指如是。
“麦”特指小麦,大麦称作“麰”。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早期的五谷,一作“麻黍稷麦菽”,有麻无稻。大约与先秦时代、稻谷在黄河流域种植较少有关。
到了三国时代,稻得到广泛种植,彻底取代麻的地位。
魏文帝孝子丕出巡,闻到新城稻的香气,感叹“上风吹之、五里闻香”。
江表惟长沙名有好米,何得比新城粳稻邪?上风吹之,五里闻香。--《与朝臣论粳稻书》
由于粟(小米)的种植范围广,不易腐烂,便于保存,因此特别得到人们的喜爱。
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生活上,粟都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与今日“稻、麦分治南北”的情况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