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掮客的嘴皮子(4 / 4)

“好,我为刚才的轻视道歉。范式是吧?你有什么建议?洗耳恭听,若…若有助力,我做主聘你做昌盛技术顾问。”

范式微微一笑,充满自信,“李总,咱们进入主题,说建议前,我得先告诉您,目前这些办法,一个也不能用,治标不治本不说,将来全是天坑,会拖死一个企业。”

李家兄弟表示他们在认真听,老头也饶有兴趣看着这位熟悉的书呆子。

“首先否定高薪聘请大矿技术人员,他们面临的问题与昌盛一样,机械化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同样叫开采设备,内核是两种东西,到现在更是三五年一代。

聘请老员工,不说效果如何,他们只是比新员工更快入手而已…但是,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呢?这是极其短视的人才储备行为,不是一个企业长久生存之道。

至于外包工队,长久来看,比招聘老员工的伤害更大,因为他们急于求成,赚走了本该属于安全的一部分利润。

与厂家签订维保协议,是被动的销售捆绑,设备天天有问题,厂家会驻地吗?即使能,又是一个开支,如果不能,那完蛋了,最快也得一天才到现场,加上处理故障时间,停机一秒都是巨大的损失。

我猜,这些问题有人也提过,昌盛一定权衡过利弊,大概以为自己财大气粗,不需要。

现在这样选择,就是给以后的企业挖坑,天下行业都在波动中前进,传统能源企业,不可能一路飞扬。

十年,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内功,这些解决办法,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昌盛为所属矿山采购了大量的设备。

一套按照三千万计算,每个矿井一套工作、一套备用,加上一套检修。诸位前辈控股六座,那就是十八套、近六亿。

其实还不止于此,开采运输一体而动,开采机械化,掘进必然机械化,整个运输系统能力也得跟上,大概又得六亿元。

昌盛和杨叔的公司估值多少?我听说全部十几e?设备采购占到资产八成,这是梭哈式竞争,商场大忌。

五年后这些设备就会磨损淘汰,再来一次采购??您想一想,到时候,海量的采掘机械因维护不善、使用不善,堆满贵公司,除了卖废铁,别无他去。

五年,十二亿,机械化即使能回本,恐怕连一批成熟的员工都没有培养出来,还有贷款利息呢。

这种违反商业逻辑的活动,绝对不可能正常回本,除非不走寻常路。”

范式说的口干舌燥,停顿一会,趁他们陷入沉思,朝一旁的三人得意挤眼。

吹嘛,别说四个,四百个也撑不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