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攻守易形了(4 / 4)

辽国的兵马在朔州,宋国的兵马则在代州以及岚州一带。

双方基本上以吕梁山和恒山为界。

辽国几乎从未从山西进攻过大宋,除了这里西为吕梁山,中间被恒山山脉阻隔,东是太行山,不利于骑兵进攻以外。

最重要的是火山军、保德军、苛岚军、宁化军、晋宁军、平定军等数个军镇,十多万部队。

在辽国骑兵很难突破重重山脉的情况下,宋军又有那么多军队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阻击,自然无法对山西造成什么威胁。

所以辽国每次都只能从河北进军,那里地形平坦,更适合骑兵驰骋。

但如果把西夏灭掉就不一样了。

辽国的骑兵就能够从夏州草原进攻黄土高坡,黄土高坡虽然也有山,但都是那种小丘陵,拦不住骑兵的进攻。

到时候宋国灭掉西夏,就会迎来鼎盛末期的辽国进攻。

哪怕此时的辽国已经不如辽圣宗时期那么强大,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在辽兴宗手里,压制一下大宋还是没什么问题。

因此为了防止大宋在需要先缓解内部矛盾的情况下,受到辽国的巨大压力,还是先留着西夏,让辽国无法从西北面和东北面两边同时进攻大宋为好。

这也符合赵骏最初的战略。

既先把西夏打残,让西夏没有能力威胁大宋西北边境,随后全力抵挡住辽国进攻,把辽国击退。

等边境安稳之后,赵骏和范仲淹就能从容进行内部改革,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大宋国力,再开始整顿兵马,先灭了西夏,再全力对付辽国,将这个压制了宋朝一百多年的庞大帝国击垮。

听到范仲淹的话,赵骏微微点头道:“这样最好,还是那句话,我们务必要寻求主动。只被动挨打的话,终究是没有尽头,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改变被动的局势。”

“我已经在边境派了愿意归顺的党项人,在绘制夏州舆图,调查元昊的兵力布置情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我会派人主动进攻。”

范仲淹笑道:“狄青果然是个好苗子,栲栳城一战,他追了李元昊一百多里,亲手杀敌数十人,还斩杀了敌将数人,战后他却觉得很不满意,要求军中铁匠给他打造一副青铜面具。”

“青铜面具,为啥?”

赵骏下意识问了一句,但随后就后悔了,因为他忽然想起来,狄青有要戴面具的理由。

果然。

就听到范仲淹说道:“狄青在战场上由于相貌俊秀,导致威严不足。他带着十余人攻破敌人数百人军阵,对方不仅不投降,还胆敢还击,让他很是恼怒。他说只有戴上面具,才能彰显威仪。”

“那他确实该戴,我刚才才想起来,本来历史上他就戴过那东西,他长得太白了,相貌俊秀到已经快严重威胁到我美男子的地位。”

赵骏开了个玩笑道。

“你这厮真不要脸,你长得比狄青差远了,比官家也不如,最多就是比我这个糟老头强些。”

范仲淹翻起了白眼。

“哈哈哈哈哈。”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大笑了起来。

今年下半年,宋军就要史无前例地首次出塞,进攻西夏。

攻守易形了!

其实我蛮想把后面的写完,就是赵祯发现了小秘密,这里其实也是中期高潮开始,有搞笑,有意料之外,还有主角即将推动改革。但奈何从下午开始头又晕了,乏力,不知道什么情况,反正思路很差。

我最近甚至又偷摸写了点新书开头,就一章,开头写得很好很有吸引力。但我发现写完开头后没多久就沦为平庸了,一是我写开头,往往都花了很久时间打磨,上架之后,每天要写8000字以上,实在是没那么多时间修缮打理,连错别字都特别多。二是这种长篇,确实很难把握后面剧情,即便写了大纲,但谁又能完全按照大纲写呢?

只能说还是笔力不足,希望自己也能成长起来,但好消息是一本比一本强,成绩也一本比一本好。

不过大家放心,有始有终,新书那边只是有点想法,主要还是尽力写好现在这本,今天晚上情况稍微好点,明天就是大家爱看的情节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