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北宋本来就是被允许的事情,倒也不足为奇。
在教育上,正式开始在全国设立官学,分县、州、路三个级别的学校。
分别对应小学、初中以及高中。
每个学校的经费大概在100-200贯之间,免费招收通过考核的学生,对于家庭贫困者地方官府将给予贫困生优待,报销伙食费。
如果能够在路府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有可能直升今年教育部刚成立的汴梁大学。
汴梁大学就厉害了,里面的老师都是研究院的专家教授级别,享受官员待遇。像汴梁大学祭酒隶属于教育部,与国子监祭酒同样都是正四品。
其余老师也都是从四品到正七品的等级,如北宋数学家贾宪、炼丹(化学)家万直臣、天文学家燕肃等等。
经过几年发展,小学和初中数理化课程已经培养出大量的学生。
从景祐年赵骏出宫开始,政制院就已经在汴梁设立了几个学校,进行教育试点。
这些学校的培养方向只有两个,一个是正常的儒家文化教育,且以爱国、思想教育为主。
另外一个则是数理化教育,进行术数、物理和化学研究。
不止是赵骏带来的小学和部分初一数理化教材,还积极研究古代流传下来的数理化知识。
我们国家古时候的理科并不差,只是缺少中间论证部分以及总理归纳。
因此政制院成立研究院,召集很多术数、格物、冶金人才,进行系统性指导,把规律总结出来,形成完整的理论。
如《墨经》当中的光学、力学。《周髀算经》当中的勾股定理,几何学。《九章算术》当中的正负数、方程式、开平方等等。
以前官府朝廷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但现在却很积极,在官府的大力推动下,人力物力集结,对于以前的科技成果考古研究,进展很快。
因而经过赵骏的梳理和归纳,最终完成了一套适合大宋孩子的基础教育。
小学还是六到十二岁,以学文字、数学为主。
十二岁到二十岁之间,就是儒学和数理化,水平差不多就是后世小学到初二左右的水平,毕竟初三的知识赵骏不是不能教,完全没有教材。
其它高中和大学知识有。
如贾宪发明的“贾宪三角”就属于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还有“增乘开方法”,属于高次方程数值解,都是高中大学水平。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数学就已经足够。
只要把数学教育普及开来,以后自然会有更多潜心研究数学的人,考入汴梁大学,专心研究数学理论,慢慢把后世的数学一一补齐。
在经济上,实行商业税递进制度。
也就是以后不再按货物的价值定税,而是按照商品的销售总额来收税,卖得多收的多,卖得少收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