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使团如愿无功返 铁骑欲出征淮南(3 / 4)

这下就能看出差距了。所以常梦锡为什么一直与冯延己等人为难呢,因为常梦锡认为,他们都是一些尸餐素位的无用之人,就会阿谀奉承皇帝,弄几首诗词,升官发财(实际确也如此。唐灭闽,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结果陈觉和魏岑等人看着战功红眼,认为打的差不多了,胜利在望。冯延巳就串掇皇帝派陈觉和魏岑等枢密使亲赴闽国,美其名曰亲自督战,实际上是去抢前方大将之功的。两人到了前线瞎指挥,使得本想投降大唐的福州节度使被逼的降吴越了,煮熟的鸭子飞了。结果这两人非常不要脸,还说取四州之地也算大功一件,其实他俩去之前四州就已经基本被大唐占领了。

燕王李景达说,“看到没,烈祖皇帝励精图治,皇帝陛下安邦治国。结果好嘛,大唐十七年攒下的老本还不够汉国借的,还得到扬州等地调。不给他轰走,你们说怎么办吧?”

齐王李景遂笑道,“王弟说的是气话,不过也是实话。上邦礼节还是要有的,从金陵歌坊选美女十名,配些丝绸织物就当还礼。”

李璟想想说,“就按皇太弟的说法办吧!”

临行前,李业装作还有点不甘心地跟尚书仆射张晟讲,“我这回去没法向我主陛下交代啊。”张晟安慰李业,跟他胡扯了一通,今年大唐遇到了旱灾,粮食紧缺实在没有可调之粮,要不你明年再来。我主陛下就一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只想招赘,希望大汉不要强人所难,当然皇帝陛下如有兄弟愿意入赘大唐,我们非常欢迎,回去之后还望李大人帮忙从中调和,避免两国关系恶化。然后,李业等人“如愿以偿”被礼送回中原。

过了淮水,张浦嘱咐使臣队伍正常返回汴京,然后他自己直奔徐州。张浦到达徐州之后,就向武宁军节度使下令,全军猛攻唐国唯一在淮水北岸的海州。董平还是很冷静的,问道,“攻海州没问题,张兄,不过圣旨呢?”

张浦说,“传皇帝口谕。”

董平笑道,“张兄,备战传口谕可以;出兵打仗不能凭着口谕啊,口说无凭。”

张浦急道,“江淮大旱,淮水之地有些地方怕是马都能踏过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董平对张浦说,“张兄,你是大军师,这个时候要冷静啊!你我都是皇帝陛下的亲信。什么是亲信,就是陛下叫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现在,我们要是图一时的战机,就会永远失去陛下的信任。这段时间,我按陛下的指示多读书。孙子兵法里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的理解实际上并不是说将军在外面可以不听皇帝的,而是应该反过来看。将军在外面打仗,要能让远在朝堂的皇帝和重臣全力信任,才能让朝堂内的君主尽量避免直接指挥,才能实现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张兄,想想诸葛亮和司马懿,怎么样才能做让陛下不疑的大将呢?!”

听董平这么一说,张浦猛然醒悟。光顾着想赶快打过淮水,打到和州,幸好董平的善意提醒。三国里面,不经魏国皇帝曹睿同意,就调兵平孟达反叛的是后来夺曹氏大权的司马懿;出征在外看到圣旨就回去的是蜀汉第一功臣、人臣典范相父诸葛亮。深读史书和兵书的皇帝和皇后很有可能会想到这些。

见张浦发愣,董平说,“不碍事!徐州到汴京七百里地。现在,徐州到汴京交通畅通,我们用最高级节度使给皇帝的公文,来回二、三日,最多四日,一切都应该来的及。”

张浦赶忙向皇帝上书,现在江淮大旱,淮水南岸的船全被放置在岸边无法使用,这说明淮水很浅,对于禁军而言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屏障。冯道所言千真万确,渡过淮水到江水之间千里平原。各种迹象表明江淮各州粮食充足,突袭数州即可暂时解决军粮问题;再从徐州、汴京或滑州调粮完全来得及。恳请陛下下旨,武宁军全力攻打海州,望陛下立即派大将率军从淮水北岸强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