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朵颜三卫虽然没跪得这么快,但好歹在万历二十年前后悉数俯首——董狐狸被李成梁打服,长秃被戚继光活捉,长昂部被大明与土蛮汗联手瓜分。
但兀良哈万户的弱势,随之而来的,是牧区女真人的吞并兼收,死灰复燃。
大明天下就是这样丢的。
对手的没落,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在蒸蒸日上。
终归会有新的对手。
归根到底,修炼好内功,才是硬道理。
想到这里,朱翊钧摆了摆手说回正事,朝石茂华嘱咐道:“论功行赏之事,兵部也不要拖延,尽快拟出来。”
也不是他这个皇帝性子急。
而是按大明朝的惯例,论功行赏这种事,不聚集个几千人到校场讨要,是不是有结果的。
石茂华连忙领旨。
王崇古则是立刻接过话头:“陛下,与朵颜卫互市的条陈,臣已然拟好了,选址当是在喜峰口往北八十里处,宽河一带(今河北省宽城县)。”
说罢,便从袖中掏出奏疏,让内侍呈上。
朱翊钧接过仔细翻阅起来。
选址没什么问题,这一片如今还是争议地区。
本属宽河守御千户所,但大宁都司弃了之后,如今在事实上已经属于朵颜三卫的牧区了。
又列了些别的互市的细条,交易的类目、互市的时间等等。
与宣大的互市,大差不差。
朱翊钧看过一遍后,便合上放在一旁:“王卿,互市的时间,缘何是春夏之交?”
与俺答汗的互市,时间都是不定的——俺答汗想要了,才会约个时间。
但朵颜卫显然没这个资格,主导权自然在朝廷这边,想定几时,就是几时。
王崇古有问必答:“陛下,深秋马正肥,臣思互市之期定于春末夏初者,以虏马方瘦,不敢驰骋深入。”
“退而言之,届时即使有变,也可以关隘步卒之强击疲兵瘦马之弱,此乃防患于未然。”
朱翊钧闻言,心中暗道专业。
不过,他既然这样问了,自然是有别的意见。
他朝王崇古投去征询的目光:“既然是防患于未然,当有别的方法,朕问王阁老一句,这互市若是常设,能不能开起来。”
王崇古一怔,不免有些疑惑。
但还是回着皇帝的话:“陛下,常设自然也能开起来,不过简单搭个市场恐怕不行,少说也要堆个小城出来。”
宣大互市虽然常有贼虏乔装打扮,纠集劫掠,但那是因为其选址为了让俺答汗放心,离宣大颇远,以至于鞭长莫及。
但朵颜卫就不一样了。
既然被打服的,那自然没什么主动权,哪怕互市设在距离喜峰口不过八十里的地方,也不过这边一言而决的事。
相对的,劫掠对互市的影响,自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朱翊钧点了点头:“宽河属海河流域,经滦河出勃海,若是开启互市,无论大宗物资,还是人员往来,都比宣大方便不少。”
“既然如此,何不将互市做得大些?”
“羁縻朵颜卫的同时,又能繁茂北地边关的百姓。”
朱翊钧意味深长。
既然热仗打完了,后续金融仗哪里能不跟上呢?
作为当世生意人里面官位第一,做官里面生意第一的王崇古,听了皇帝这话,似乎有所感悟。
俨然换上了商业头脑的表情,皱眉点着下巴,开始沉思起来。
一旁的顾寰见状,迟疑插嘴道:“陛下,如此……恐有啖寇资敌之嫌。”
宣大互市的规模,也就让三个万户的贵人过过好日子,奴隶们分口汤饿不死罢了。
要是再增扩些规模,难免有养虎为患的顾虑。
朱翊钧摇了摇头:“顾卿多虑了,在商言商。”
俺答汗以精兵强将,而有求讨锅布之恳,朝廷哪怕吃亏也得答应。
但跟朵颜卫的互市,朱翊钧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王崇古思虑半晌,终于开口回应:“陛下,或许,可以效仿板升,汉夷杂居,开放市易。”
朱翊钧闻言,怔然片刻,而后突然拍案叫好:“王卿真知灼见!”
“朵颜三卫既然四处开枝散叶,如今岂不正适合居中经营此事?”
读作开枝散叶,写作三方分食。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崇古提议甚好,在打经济仗之外,又给朱翊钧提了个醒。
能藉此培养些带路党,促进民族融合,岂不一举两得?作为东亚文化的高地,不输出点什么怎么行。
大一统,可不仅仅是武力与经济。文化一统,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谁说蒙古人不能考进士呢——当然,也只有彻底清算之后的部族,朱翊钧才会考虑赏赐这个资格,至于加分,就更别想了。
见皇帝反应激烈,答应得也快,石茂华与顾寰两个插不上嘴的,不由面面相觑,疑惑怀疑激动个什么。
而王崇古虽然是提议的,不过他还是谨慎表态:“陛下,还是下廷议罢。”
“此举要讨论宽河互市商税、赋税的征讨,必然要户部过目;为吸纳汉夷杂居,对逃亡的汉人,说不得也要三法司酌情宽释彼辈;此外,边军如何防备、是否设立千户所、如何教化羁縻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