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军到达黄河边上时,狐偃才不自信地上演了告别的一幕——这不光是测试自己在重耳心目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测试今后能不能在重耳之下有所作为。
在评价东周霸主时,孔夫子曾说晋文公是“谲而不正”。然而,与其说是晋文公“谲而不正”,不如说晋国国风就是如此。从晋文侯到晋武公、晋献公、晋惠公,晋人都崇尚实用主义,不择手段来达成目的。国君如此,晋国大臣们当然也纷纷效仿。晋献公重用的士蒍、荀息,晋惠公重用的郤克、吕甥,晋文公重用的先轸等等,都以善权谋而闻名于世。所以说,晋国国风就崇尚“诡谲”。
但狐偃,却是个例外。
当年狐偃之所以阻止重耳回国,理由就是“父母死为大丧,馋在兄弟为大乱”,趁大丧大乱回国为君,这太不道德。由此可见,在众多实用主义者包围之下,狐偃却标榜礼义仁信,堪称独树一帜。可问题在于,在乱世中,“礼义仁信”有用吗?
晋文公出身于实用主义家庭,他也并不排斥诡谲之术——只要能达成目的。但晋文公也能清楚地意识到,狐偃虽不善诡诈,但他的长处不在谋而在略。
公子重耳拒绝回国那年,晋惠公趁大丧大乱之际回国了,早早地成为了国君。但回国后,晋惠公立刻就遭遇到狐偃所预测到的困境:二度弑君的里克该赏还是该罚?答应给秦国的土地给还是不给?赏赐里克就是鼓励下臣弑君,惩罚里克又是不讲诚信;给秦国土地是卖国求荣,不给秦国土地是违诺失信。所以,晋惠公回国后,就不断地在两难之间艰难抉择,使得他在晋国人心尽失,最终酿成了韩原大败的国耻。
难道是晋惠公的能力太差吗?
晋惠公重用吕甥,推行了“作爰田”、“作州兵”两大改革,这奠定了日后晋国称霸东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基础。能推行意义如此重大的改革,足以证明晋惠公执政能力并不弱。可晋惠公却未能享受到这两大改革的成果,追根溯源,正如狐偃所说:“树木要长得高大起始极为重要,起始时没能巩固根本,最终必将枯萎!”正因晋惠公趁乱而入,所以他在两难时不得不放弃了信义,致使晋国人心涣散,最终让他自己一事无成。
如果当年重耳不听狐偃之劝回国,他会不会与晋惠公一样,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也许正是看清了这点,重耳才会坚决将狐偃留了下来。
事实上,晋文公回国后,正是狐偃推动晋国建立起“礼义仁信”的文化,才能让原本人心各异的晋人团结在一起,并在城濮之战中一举战胜强楚、称霸天下。如果说先轸是晋文公得以称霸东周的战术执行者,那么狐偃就是晋文公得以称霸东周的战略推动者。
可晋文公却将先轸提拔成正卿,这足以证明晋文公也是个实用主义者——也难怪孔夫子要说他是“谲而不正”了。
因此,狐偃在黄河边的所作所为真是“见利而不顾其君”吗?
也许,狐偃更怕的是晋文公见利而忘记了“礼义仁信”,重蹈晋惠公覆辙吧!
春秋时代,晋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和楚国的中原争霸延续百年,是春秋时代的主旋律。除了对中原之国形成压制,晋国还在和周边的戎狄国家的战争中占有绝对优势,让戎狄国家纷纷臣服,归顺于晋国。
在这一前提下,戎狄国家和晋国慢慢开始融合,狐氏一族慢慢浮出水面。狐偃,姬姓,狐氏,字子犯,出身戎狄部落,是晋文公的舅舅,晋国重臣。晋文公重耳年少时期就被狐偃所教导,此后二人一直形影不离,可以说晋文公的霸业离不开狐偃。
献公二十一年,晋国爆发骊姬之乱,狐偃劝重耳流亡外国,开始了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狐偃随重耳出亡时,已逾花甲之年,仍不辞劳苦,夹辅重耳,为他出了很多计策,使重耳最终得以返回晋国,顺利登基。
逃亡路注定是艰苦的,不过,重耳却仍然被看好,这都是因为身边有狐偃这样的良臣,据《东周列国志》中记载:
“楚将成得臣怒言于楚王曰:'王遇晋公子甚厚,今重耳出言不逊,异日归晋,必负楚恩,臣请杀之。'楚王曰:'晋公子贤,其从者皆国器,似有天助,楚其敢违天乎?'得臣曰:'王即不杀重耳,且拘留狐偃、赵衰数人,勿令与虎添翼'。“